[口述历史] 1021.1104.再见.光美(上下)-3e

Description: 「凤凰卫视每周六23:01,主持人:陈晓楠」 @ 2006-11-07 01:30

讲述:刘爱琴、刘涛、刘允真、刘亭
时间:2006年10月19日
地点:北京

2006年10月13日的凌晨时分,中国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女士在距离中南海只有几步之遥的三零五医院里走完最后的人生,她享年85岁。两天前,我们来到北京复兴门外的一个单元房子里,在这个王光美住了20多年的地方,开始对她的追忆。采访还没正式开始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细节,就是王光美的子女们私下提到她的时候,往往会称她是“光美”。据家里人介绍,这个称呼开始是文革之后,最早是出自孙子的口中,然后慢慢的全家都这么叫,原因是王光美自己喜欢别人这样叫她。就是从这个称呼开始,我们接触到了一个平实的,却不平凡的王光美。

(上)2006年10月17日,王光美被授予了一份特殊的荣誉,然而此时,她已经去世4天。 王光美的女儿刘亭代替母亲接受了“第二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的“成就奖”。这个奖项凝聚着王光美11年的心血,纪念着她11年不停不休地推动救助中国的贫困母亲的行动–幸福工程。

很多回忆录里都说,在中南海里面,刘少奇和王光美这对夫妻是很美满的一对,而他们的家里也是有名的“最欢实”的一家。甚至到今天,有些写回忆录的人还这样说,刘少奇正是因为家庭生活太幸福了,才在政治上麻痹了,最终导致这个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未能及早的觉察出文革的性质和真正的目标。我们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正确与否,它起码说明了一条,正是王光美把她的全付精力献给了丈夫和他们的9个儿女,才有了这个家庭的幸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王光美陪同刘少奇出访四国,那个时候她穿过旗袍,戴过项链,这样的做法今天我们看来再正常不过了,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却成了一桩有辱中国声誉的丑闻,给王光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实际上,王光美之前几次陪同刘少奇出访,穿的都是中式布衣,而在她的家里,孩子们身上穿的衣服,同当时中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相比,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甚至还不如。

(下)王光美与刘少奇20年的婚姻,既是一段众人羡慕的佳话,也引出了一曲哀婉无尽的悲歌。在文化大革命高潮的1967年,当8亿人高喊着“打倒刘少奇”的时候,王光美依然爱着她的丈夫。王光美曾经问过刘少奇,“为什么我们被描绘得那么丑陋,可我们之间却没有怨言?”刘少奇的回答是:“因为相互信任。”

1967年9月12日的上午,刘少奇和王光美的3个上中学的孩子,刘平、刘源和刘亭都接到了通知,必须立即离开中南海。中午之前他们就被送到了各自的学校接受批判。当天下午,刘少奇和王光美的最小的孩子,7岁的刘潇潇,也和保姆赵淑君一起被赶出了中南海。第二天,也就是1967年9月13日的凌晨,王光美被正式逮捕入狱,罪名是“美国中情局长期潜伏的高级战略特务”。从这一天起一家人天各一方,曾经热热闹闹的中南海福禄居,只剩下了穿衣服都已经非常困难的刘少奇。

历史竟会如此的巧合,整整4年之后的1971年9月13日,刘少奇冤案的主使者之一的林彪,命丧温都尔汗。然而,林彪的死并没有改变王光美的命运,她依然身陷牢狱,孩子们依然沦落天涯,丈夫早已去世,而她却不得而知。

王光美直到晚年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在秦城监狱的监号是67130,在监狱单独囚禁的12年里面,她甚至盼望着能够被审讯,因为那个时候总算有人能够说说话。王光美的女儿刘平入狱一年多之后被放逐到山东;刘亭中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工人;儿子刘源曾经和几个身份相似的伙伴在北京流浪,没钱吃饭想去卖血,但因为没有证明又被拒绝;女儿刘潇潇和保姆赵淑君一起,靠着每月25块钱的生活费相依为命。

直到1972年8月17日,在毛泽东“爸爸已死,妈妈可以见”的批示下,王光美在狱中终于见到了离散5年的孩子,也是在这一天她和孩子们才知道刘少奇已经在3年前去世了。

王光美的最后的20多年当中,她仍然保持着和刘少奇前妻孩子们的密切来往;北京的掏粪工人时传祥因为刘少奇而受牵连,王光美每年都去看望他们的家人;王光美把女儿孝敬她的美元也总是源源不断地捐出去。她在83岁高龄的时候,又组织了毛泽东、刘少奇两家后人的大聚会,这个“一笑泯恩仇”的举动受到了媒体的广泛报道,也引来无数的评论。刘亭对我说,晚年的王光美不太愿意再谈过去的遭遇,她喜欢向前看。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

您必须登录后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