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1001-07.新中国的记忆(7集全.Xvid)-OTG

Description: 「cctv10每周一至五21:00,每期40分钟。」 @ 2006-11-07 01:10

新中国的记忆——妇女解放

PiC1949年3月中共中央机关离开了夺取全国胜利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车流中,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携带着一份重要文件,那是新中国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草案初稿。那时候,我们国家还没有制定《宪法》。为什么《婚姻法》会成为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法律呢?

千百年来,受封建“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影响最大、受害最深的是中国妇女,她们一直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妇女的生存天地只在婚姻家庭里,无法自立,沦为男性的奴隶。由婚姻引发的惨案时有发生,不少妇女因婚姻被杀或自杀。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一张张政府颁发的婚姻证用法律的形式赋予妇女婚姻自由的权利,把许多妇女从不幸的婚姻中解脱出来。与此同时,人民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保障妇女的发展和地位。

在妇女解放的大背景下,山沟沟里的申纪兰通过自己在劳动中的觉悟,意识到女人应该和男人享受一样的工作权力和报酬。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受男女同工同酬。

1958年,农村中百分之九十五的适龄妇女全部走出家门参加劳动,干着和男人同样的工作,享受同样的待遇。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妇女们才真正意识到时代给她们带来了什么。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夹在中国妇女身上一千多年的封建观念的枷锁,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被彻底地卸掉了。

新中国的记忆——体育强国

旧中国留给新中国政府的,是一个经济雕敝、科学衰落、文化荒芜的烂摊子,传染性和地方性疾病广泛肆虐,平均寿命只有35岁的中国人被日本人蔑称为”东亚病夫”。

增强人民体质的责任感始终萦绕在新中国决策者的心头。毛泽东主席在建国之初就指出:体育是关系六亿人民健康的大事,要把增强人民体质视为一项政治任务,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管理。1954年3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下达了《关于在政府机关中开展工间操和其他体育运动的通知》。从此,每天上午10点钟,天空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会准时传来广播体操的音乐旋律,亿万人民应声而动,和着同一个旋律做着同一个动作,强国强民的梦想成为中华大地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得见的现实。

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末,我国有上亿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中国人终于摆脱了“东亚病夫”的帽子。

1959年4月,在德国多特蒙德举办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容国团终于夺得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为国争光不仅成为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誓言,更成为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1984年7月28日,许海峰一枪为中国在奥运史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从此拉开了中国人在奥运会上的辉煌。

2001年7月13日,北京当选为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

2004年刘翔成为奥运会田径赛史上第一个直道项目冠军榜上的黄种人。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奥运军团共获得32枚金牌,第一次超过俄罗斯,居奥运金牌榜第二位,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通过全民体育锻炼强壮起来的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之列。

新中国的记忆——穷国办大教育

1949年初秋,一份紧急的密信送到黑龙江宁安县某村长手上。村长不识字,连夜挨家敲门找人来读!终于,村长找到了村里唯一能识字的、外号叫“秀才”的村民。“秀才”看完信,很快就逃跑了。原来这是一封“追凶密信”,信中让村长监控的疑犯正是“秀才”本人!这个真实故事的背后,是一个严峻的现实:全国刚解放时,文盲和半文盲的数量占总人口的80%。

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在80%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可是新中国一穷二白,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怎么办?从1950年开始,一场独具中国特色的识字扫盲运动从政府机关开始,向全国各地迅速展开。

新中国百废待兴,为了建设,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同样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借鉴苏联的教育经验,195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以培养专才思想为指导,把迅速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师资力量作为重点,。

然而在1966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彻底搞好文化大革命,彻底改革教育制度》的社论,从此在新中国实行了十七年的高考制度被废止了。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之下,3000万知识青年离开他们的父母和生活多年的城市,投身到上山下乡的大潮之中。

1976年,长达十年的动乱终于宣告结束。1977年在邓小平的主持下,中国举办了一场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570万考生重新回到了高考考场。

1985年,我国在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不断扩大办学规模,重新划分学科门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九九五年国家启动“二一一工程”:面向21世纪建好100所大学。

据最新的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73%,全国青壮年文盲率已经从刚解放时的80%下降到现在的5.5%。恢复高考后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已经有1000多万名普通高校的本专科毕业生和近60万名研究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

中国用世界3%的教育经费,完成了占世界23%人口的教育问题,中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并且办的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普及教育和高等教育。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新中国的记忆——实现梦想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工商业一片萧条。四分之三的工厂停产,上百万的工人失业。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国民党在撤离大陆时卷走了大量黄金白银,仅从上海一地就运走了价值11亿美元的金银外币和各种珍贵器材。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并为这个中心服务。

1953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阶段开始了。一批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轻工用品,由这些公私合营的厂家生产出来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以戴上海手表、骑飞鸽、永久自行车、听红灯收音机为荣的时期。

1952年,全国第一个仿苏联的集体农庄在山西省长治专区建立,农民们见到一种叫拖拉机的机器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一年,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出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政府要在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这是在当时西方世界敌视和封锁的情况下,中国唯一可行的选择。

经过毛主席批示,1955年,作为新中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新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厂在九朝古都洛阳破土动工。1958年7月20日,第一台整装的拖拉机缓缓开出厂房,中国人终于开上了自己造的拖拉机。

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北京街头,大街上稀稀拉拉的几辆大公共,夹杂着破旧的卡车,而这些汽车却没有一辆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

1953年7月13日,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成。1956年7月15日,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缓缓开下了生产线。

虽然我们有了自己造的卡车,不过在当时的汽车行业,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造卡车是小学水平,造轿车才是大学水平。在大跃进热火朝天的1958年,为毛主席制造高级轿车,是当年全厂高于一切的政治任务。按照常规,一种车型从设计到生产一般要经过5、6年,可当时的红旗车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1958年8月中国生产出了第一辆红旗牌轿车。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百元级”商品进入家庭;八十年代进入家庭的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千元”商品。到了九十年代,人们争先购买电脑等“万员级”商品。今天,对于中国的普通百姓来说,拥有一部数万甚至数十万元的的汽车,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新中国的记忆——广播电视

1949年10月1日,新生的人民政权第一次向世人展示它的风采,这一天,全世界都通过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的转播听到了新中国庄严而豪迈的宣言。

新中国成立之初,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人口中百分之八十是文盲,因此,无线电语言广播事业,成为教育中国人民的非常重要的工具。针对全国收音机数量极少的现状,1950年4月政务院新闻总署发布了在全国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到1952年,全国建立了23721个收音站。

1953年,第一部全国产化收音机“红星牌”诞生了。随着国产化收音机的下线,收音机渐渐走入了寻常人家中,收听广播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追求。

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播的声音在变小,电视的成长在加快。

1958年,当中国电视台进行试播时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即使到了1978年中国大陆的电视机只有150万台。但是一年后变成了450万台,此后的几年里,这个数字以每年上千万的速度直线上升,随着电视机数量的增多,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影响力逐渐显露出来。

目前中国已拥有4亿台电视机,电视覆盖率达94%,公共电视频道1,047个,电视观众超过12亿。电视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视的出现曾经对广播造成巨大的冲击,甚至有人认为电视的出现预示着广播的消亡。然而随着手持电话和家用轿车的普及,广播在生活中又显示出强势的一面。

如今电视领域又将迎来一场新的革命──数字电视时代即将来临。中国电视的起步比国外晚了几十年,最早的黑白电视机是苏联的;最早的彩电是日本的。但是今天在数字电视上,中国几乎与世界同步。2008年,中国将实现以高清数字电视信号向全世界转播北京奥运会的盛况。

新中国的记忆——电影

1946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制片厂在黑龙江兴山正式宣布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一个大型电影制片厂。1947年夏天,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开始了拍摄。这是在银幕上第一次正面描写了中国工人阶级为缔造新中国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塑造了新中国主人公的崭新形象,崇高的信念和共同的理想自然激发了观众火热的的政治热情。

刚刚获得独立的中国百废待兴,到处是火热的建筑场面,处处是激昂的歌声,生动的现实让大批讴歌新社会新气象的影片搬上了荧幕,《龙须沟》、《姐姐妹妹站起来》……这些影片虽然谈不上高超的艺术技巧,但风格朴实,真实反应了50年代中国人民的崭新的面貌。

诞生于英雄年代的新中国电影自然把摄像机对准了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英雄们,《赵一曼》、《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上甘岭》,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宏伟的战争场面至今让我们难忘。

1956年4月,浙江昆剧院带者新编剧目《十五贯》到北京做汇报演出,剧中刻画了地痞流氓娄阿鼠有血有肉的反面形象,这在当时以歌颂英雄为主流的文化舞台上是不多见的。

在4月底召开的会议上毛主席充分肯定了这部戏,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阐述了双百方针,在艺术上百花齐放,在学术上百家争鸣。

1959年底,新中国成立十年大庆之时。人们在电影院里看到了一部名为《五朵金花》的电影片,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很难想象一部电影会赢来如此热烈的回应。以爱情为电影主题,在当时是需要勇气的。爱情这个今天可以随意出现的名词,在那个年代突然出现,立刻在人们心中如火焰般燃烧起来。

在1959年新中国国庆十周年展览的38部影片中,18部故事片《冰上姊妹》、《林家铺子》、《永不消失的电波》《五朵金花》等,显示了电影工作的全面进步,形成了一个新时代电影的高潮,被称为是“难忘的1959年”。

电影真实地记录了新中国的变化,讲述着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故事。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

您必须登录后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