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0923-24.慈禧(7-8)整饬吏治.压制弈訢(隋丽娟)-YYTvO

Description: 「CCTV-10周一至周六中午12:45」 @ 2006-09-25 17:00

(七)《整饬吏治》

在《垂帘听政》节目当中,通过隋丽娟教授对慈禧人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慈禧一定要做男人世界里的主宰。那么,要做这个主宰,就意味着她必须由幕后走向前台,开始她的垂帘听政。听政,对于慈禧来说是对她执政能力的最大挑战。这虽然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面对大清王朝千疮百孔的政局、纷繁复杂的朝政,内忧外患的军事,她不知道如何是从。众多的事务需要她来摆布,那么从何开始呢?面对盘根错节的政治势力,慈禧能将整顿措施推行下去吗?

慈禧要整饬吏治,但是不知从何下手。在她日理万机地处理朝政的时候,她清楚地认识到大清王朝所呈现的江河日下、虚弱不堪的形势绝非一人所致,而力挽大清帝国也绝非一蹴而就所能完成。眼下摆在慈禧面前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官吏的贪污腐败、贿赂成风。慈禧认为贪污受贿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痼疾和毒瘤,不对此痛加整饬,她将面临更大的统治危机。慈禧要抓“典型”,必须由此入手。那么是谁第一个撞在慈禧整饬吏治的枪口上呢?

慈禧借助兵部侍郎庆英一事,惩治了大批贪污受贿的官员。但是针对慈禧的整饬吏治,隋丽娟教授认为,清朝时期的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它不是一个时期的整饬吏治所能解决的。它的根源其实是出自于专制主义时期制度的不完善。慈禧要想从根治上解决那是很难的,它只能是一时的严惩或者是道德教育。除此之外,慈禧还看到,从太平天国兴起开始,战争就连年不断,当今之时,举国用兵,可是清朝的文武官员每每出师,不是逢仗必败,就是无功而返。主要原因就是官员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可是临阵脱逃在这个时期比比皆是,上到封疆大吏,下到府县官员,给谁治罪才能起到警示作用呢?

慈禧斩立决一品大员何桂清,这对于她的整饬吏治来说是一件非常重大的措施。然而面对盘根错节的政治网络,使本已定罪的案件变得十分复杂,来自于各方的说客竭力为何桂清开脱,这些人有的是私交密切,有的是兔死狐悲,有的是不明是非,有的是见风使舵,一时间围绕是否株杀何桂清掀起了一股狂飙,摆在慈禧面前的到底是杀,还是不杀,慈禧最后力排众议,坚决要杀。慈禧听政以后,处置贪污受贿的兵部侍郎庆英,又杀了玩忽职守的一品大员何桂清,整饬了吏治,使纲纪为之肃然。那么,接下来慈禧又要做什么呢?

慈禧严格官员考核,不走过场,这是慈禧整饬吏治的又一项重大措施。在慈禧吏治之前。雍正帝曾经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整饬吏治。据《清世宗实录》记载:为了整饬吏治,雍正曾大批撤换官吏,不分满汉文武,凡徇情之官,与贪者同罪。凡贪之官,一经查出,即令追赔,并予罢黜。人死后,如果没有留下资产,仍须令其子孙赔补,务求一追到底。 应该说雍正朝是清初吏治最为成功的朝代。到了慈禧执政时期,慈禧也采取了许多措施。那么,慈禧考察官员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对于刚刚垂帘听政的慈禧来说,满汉同奖无疑是给自己的听政投了一枚炸弹,因为此前清朝历代的皇帝对于汉族官员,尤其是汉员统军大帅有着极大的戒备心理。然而慈禧明白,面对日日威胁大清江山的太平天国,一日不除,慈禧的统治就一日不得安宁。但是环视左右那些满族官员,不是妄自尊大,就是昏庸无能。面对大清王朝的江山社稷,慈禧该怎样选择呢?对待慈禧的这一选择,隋丽娟教授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八)《压制弈訢》

在《整饬吏治》节目当中,隋丽娟教授讲到,慈禧冒险重用汉臣曾国藩,把中国的半壁江山交给汉臣统领。曾国藩也不负重望。同治三年六月二十日,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一举攻克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天京的沦陷,使慈禧心上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就在大清朝刚刚度过一场统治危机的时候,一场政治危机又凸现出来。在辛酉政变中赫赫有功的恭亲王奕訢不断遭到慈禧太后的打压。那么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屡屡打压奕訢?恭亲王奕訢在这次打压中最终的结局如何?

在前面的节目讲到,恭亲王奕訢是道光帝的第六子,咸丰帝的胞弟。奕訢这个人有很多史学家常说,他是一个没有坐上皇位的人。人们也常常设想,如果当时不是咸丰帝做了皇帝,而是恭亲王奕訢的话,大清王朝的历史会不会重写。但是历史毕竟是历史,它不能假设,我们也无法去假设它,我们希望他做了皇帝能把国家治理得更好。所以面对慈禧的打压,我们不禁要问,慈禧为什么要打压奕訢?奕訢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恭亲王奕訢这样公开小视慈禧太后,这对于慈禧来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然而更让慈禧感到不安是,慈禧重用的汉族官员反而与奕訢的关系更为密切,如果奕訢异军突起,那就意味着慈禧没有了市场,慈禧感到了威胁。所以慈禧不能再眼睁睁地看着奕訢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人搞在一起,威胁自己的权力,于是,慈禧决心扳倒奕訢,让文武百官包括奕訢在内明白,她才是这个王朝的最高主宰。那么,慈禧打压奕訢实施的第一步计划是什么呢?隋丽娟教授又是如何看待慈禧的这步计划呢?

慈禧发表一系列上谕,目的是要明确两宫太后和奕訢在权力上的界定和从属关系。但是恭亲王奕訢对慈禧的压制却置若罔闻。在奕訢看来,他是大清王朝的皇子,赫赫有功的议政王。慈禧奈何不了他。所以一边是慈禧上谕屡下,一边是议政王我行我素。双方这种暗中的争斗,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趋表面化。这时一些臣僚,特别是那些善于投机经营的人,敏锐地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妄图从慈禧同奕訢的争斗中,邀功慈禧,这时一个惟利是图的小人的出现,使慈禧与奕訢的斗争转向公开化,那么,这个小人是谁?慈禧又是怎样借助他的发难,实施打压奕訢的第二步计划呢?

嗜权如命的慈禧绝不容忍自己的政权受到议政王的威胁。为了捍卫自己的全权,她毅然选择主动出击。而蔡寿祺参劾议政王奕訢的奏疏,适时地为她提供了打压奕訢的借口。精明强干的慈禧开始进行了一番缜密的设计。那么,慈禧打压奕訢所实施的第三步计划是什么呢?

当慈禧拟定的这份诏书公布于众时,朝野上下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功高盖世的议政王奕訢在一日之间所有的职务荡然无存。如此巨大的政治风暴,竟使朝野上下猝不及防,许多满汉官员不知所措;这时不论是宗室亲贵,还是部院大臣,纷纷上书,为其鸣不平。这时一个重要人物的出现,使慈禧打压奕訢的计划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个重要人物是谁?他的出现能挽回奕訢受打压的局面吗?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