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0107-08.贾宝玉(1-2)玉石之谜.人格之谜(刘心武)-YYTvO

Description: 「CCTV-10周一至周六中午12:45」 @ 2008-01-08 20:10

(一)玉石之谜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贯穿始终的主要角色,绝对的”男一号”,同时也是一个充满谜团与矛盾的艺术形象,他鲜明的艺术特色与丰富的艺术内涵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一个精彩夺目的艺术典型。而围绕着贾宝玉前世今生的背景来历,也成为红学爱好者争论不断,却乐此不疲的一个热点话题。那么,作者曹雪芹为什么要在《红楼梦》里,创造出来一个与众不同的神话世界?贾宝玉与那些仙界人物究竟有什么关系?贾宝玉佩戴的那个神奇的通灵宝玉又究竟从何而来呢?

两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对于解读贾宝玉相关背景的作用大为不同。那么,究竟哪一种解读符合作者曹雪芹的真实创作意图呢?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那充满悲剧色彩的爱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被称之为木石姻缘。可是我们不禁要问,既然男主人公名为宝玉,这个词为什么不称做木玉姻缘呢?这样一个作者特别强调的名词究竟隐含着什么秘密呢?

通过前面的分析,刘心武先生认为,通行本《红楼梦》对贾宝玉相关背景的删减、修改,严重违背了作者曹雪芹原有的创作意图与艺术特色,混淆了女娲补天剩余石、通灵宝玉、神瑛侍者和贾宝玉天上人间的这四种存在之间的微妙关系。与之相反,古本《红楼梦》对上述的四种存在则有着比较清晰的界定和准确的把握。因而,要想真正解读作者曹雪芹的创作意图和审美情趣,就要细致研读古本《红楼梦》。

在古本《红楼梦》中,女娲补天剩余石下凡到人间,成为贾宝玉身上佩戴的一颗通灵宝玉,它灵性已通,犹如一名随行”记者”,感受着人世间的千姿百态、万千事物,并把这一切记录下来,成为《石头记》。那么,作者曹雪芹会如何设计这个通灵宝玉的叙述语气?而最能体现通灵宝玉灵动特点的文本又会在《红楼梦》第几回呢?

(二)人格之谜

在上一期节目当中,刘心武先生讲到,贾宝玉是天上的神瑛侍者,降凡在荣国府,成为贾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关于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学者们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有的研究者认为,他是一个喜欢在女儿群里厮混的浪荡公子;也有的研究者认为,贾宝玉反对封建婚姻制度,争取婚姻自由,是一个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那么,贾宝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曹雪芹借助贾雨村之口,通过三位极端的君主告诉读者,贾宝玉是一个具有秉正邪二气的人物,他的正气反映在他对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反叛,而这种反叛主要体现在他对非主流的社会边缘人的兴趣和关爱上。在《红楼梦》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中,贾宝玉和当时的秦钟、柳湘莲、蒋玉菡等社会边缘人物关系密切,并为此遭受了皮肉之苦。面对贾宝玉的这种人格特征,我们不可理解的是,身在社会中心的贾宝玉,为什么要选择边缘化的生活方式呢?

贾宝玉除了对男性中的社会边缘人赋予了特殊情感外,他对大观园中的青春女性也关爱备至。贾宝玉曾经说过:女儿是水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他认为茫茫尘世,只有女儿国的世界是一片净土。这些”混话”在当时那种”男尊女卑”的社会里,简直就是一种叛逆,一种大逆不道。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究竟该怎样来理解贾宝玉的这个人格特征呢?

贾宝玉拒绝接受封建正统教育,表现出对社会边缘人的喜爱和关心。有些研究者认为,贾宝玉就是反封建、反礼教的代表。针对这一问题,刘心武先生认为,贾宝玉痛恨仕途经济,主张恋爱自由,他厌恶、对抗的只是那个社会的政治。那么,对于非政治的封建伦理观念,贾宝玉是否也一概反对呢?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