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我们谈到了1644 年5月底,吴三桂最终归顺了大清王朝,此后的十几年间,吴三桂率部从西北打到西南边陲,为清朝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建立了特殊的功勋。为了答谢吴三桂的功劳,顺治皇帝在1659年4月14日(阴历三月二十三日)命吴三桂在昆明开藩设府,镇守云南!康熙皇帝于1662年6月26日(阴历五月十一日)亲自决定,将吴三桂晋封为亲王;1662年12月,吴三桂又兼辖贵州。从此,吴三桂攀上了一生中权势的顶峰。
但是,随着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的加剧,康熙皇帝决定“撤藩”。这最终引起了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
如果从中国历代强盛王朝撤藩的历史来看,康熙皇帝此举,也是十分冒险的。如果康熙皇帝多多一些历史书,他就会发现,大清以前的历代强盛王朝,其实都存在着如何撤藩的问题。这些王朝面对强藩,主要的方法有两个:
第一、武力撤藩:一般来讲,会引起对手的反抗。反抗的结果,无外乎成功和失败两种:成功者如明朝的燕王朱棣做了皇帝,失败者如西汉的吴楚七国之乱的被平定。但是武力撤藩,都会给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第二、和平撤藩:典型者如北宋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这是最好的抉择。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康熙皇帝能够以史为鉴,认真吸纳历史的经验教训,首先制定一个比较完整详细的撤藩计划和被撤藩的藩王的待遇安排等等,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历史不可假设。 “三藩之乱”还是无可避免的发生了。
就在这个时候,大清王朝的另外一位汉人亲王尚可喜的撤藩申请加剧了双方矛盾的激化!
吴三桂难道他没有想到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叛,不会留下千古骂名吗?吴三桂究竟是怎样打算的?他的这一次反叛声势究竟怎样?他究竟又是怎样走完了他人生中最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