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插曲》
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晋灭魏;公元280年,晋灭吴;三家都归于西晋,天下重归一统,中国历史在全国范围内进入了士族地主阶级的时代,三国作为一个历史的插曲结束了,然而我们不会忘记在汉末的历史舞台上,有多少英雄人物潮起潮落,意气风发。想当年曹操以阉竖之后首倡义军毅然举起了匡复汉室的大旗,刘备为了兴复汉室是四处奔波,孙权具有父兄留下的基业,对未来也是踌躇满志。曹操、刘备、孙权最终都站在了自己的人生制高点上,建立了自己的霸业,令后世人钦佩不已。然而在三国中有个令人回味的问题,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最终没有称帝,却留下了篡汉的历史骂名,而一直以兴复汉室为己任的刘备最终自己称了皇帝,却还留下了仁义的历史美名。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方法来看待这段历史中的人物呢?谁是三国时期真的英雄呢?
易中天先生认为,看待一个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也就是不能简单地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因为好人也有不好的一面,坏人也有做好事的时候,所以评价历史人物,最重要的是要看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局势,那么汉末究竟是一个什么局势呢?在易中天眼中,谁是三国时期真的英雄呢?
荀彧之死是三国时期一个重要谜案,荀彧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他为曹操霸业的最终确立呕心沥血,但是最后却与曹操发生分歧,忧愤而死。易中天先生认为荀彧之死是个历史悲剧,同时他认为曹操其实也是个悲剧人物,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曹操与荀彧之间有着难以调和的理想冲突,因为曹操想成就自己的霸业,而荀彧则一直以恢复汉室为己任,既然如此,两人最终分道扬镳便不可避免。而东吴的孙权和鲁肃是目标一致的,鲁肃东吴版的隆中对也为孙权的霸业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孙权对鲁肃的评价却不是最高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历史地看待孙权与鲁肃呢?
三国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刘备与诸葛亮,一般认为他们两个人是如鱼得水,君臣之间最信任,要不然怎么会有永安托孤的历史佳话呢,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我们该如何历史地评价刘备与诸葛亮呢?
《百年孤独》
三国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焕发人性光辉的时代。诸葛亮就是一个典范,他二十六岁出山辅佐刘备,在隆中决策时已经预见到刘备后来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三足鼎立时,他对内依法治蜀,对外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直到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这就是诸葛亮传奇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同样也引起了后人很多的争论,他被刘备三顾被认为是摆足架子不肯出山,他作为托孤之臣,辅佐刘禅,被认为是效法曹操、大权独揽。那么诸葛亮留下的一个个未解之谜,易中天先生如何评价?诸葛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诸葛亮出山之后忠心耿耿、恪尽职守,帮助刘备夺取荆州、益州,占据西蜀之地,和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最终使刘备在公元221年于成都称帝,可以说诸葛亮真正做到了身为人臣的楷模。然而在刘备称帝的八年以后,孙权在武昌称帝,并派使臣到蜀,表示二帝并尊。让人吃惊的是,诸葛亮不但没有阻止孙权,还派人前去祝贺,他承认孙权称帝,同意二帝并尊的局面。这是为什么?有着正统思想的诸葛亮为什么接受这个事实呢?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恐怕很难找到第二位像诸葛亮这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相。他的政治韬略,让他走出茅屋,辅佐刘备,他又顾全大局,承认孙权称帝,恪守与东吴休好。刘备去世后,他又辅佐幼主刘禅,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为己任,实行联吴抗魏战略,并亲自率师六出祁山,攻打曹魏。在对内治理上,他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然而就在诸葛亮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背后,又留下了一个大权独揽,架空刘禅的说法,何况诸葛亮才能十倍于刘禅。因此这一对君臣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那么诸葛亮是否真的架空了皇帝,他是否又是大全独揽呢?
在魏、蜀、吴三国中,蜀国是治理得最好的国家,这当然归功于诸葛亮。在内政上,诸葛亮厉行法治,使得吏治清明、官吏廉洁。经济上,诸葛亮关心农业生产,重视手工业,促进了盐、铁、锦业的发展。蜀国的秩序在诸葛亮的手上是井然有序,井井有条。然而在魏蜀吴三国中,蜀国又是最短命的,仅仅二十年,蜀汉政权就拱手让给了司马氏,这多少对不起九泉之下的诸葛亮。但问题是,为什么诸葛亮一手治理起来的蜀汉,会如此短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