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大视野] 0305-09.我的大学.记工农兵大学生(5集全)-YoTv

Description: 「凤凰卫视周一至周五 19:55」 @ 2007-03-10 11:30

“教育”,这个词初听起来不带有一点点的攻击性,但事实上它却是一个重要而尖锐的政治议题,因为教育政策对内涉及哪些人能获取重要的知识、技能,进而成为社会上层分子,进入权力机构;对外则涉及整体国力,是一个国家长远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英国教育学家卡扎米西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社会在民族危机和重大事变时期之后都有过重大教育改组的尝试”。 1970年,在中国,“工农兵”和“大学生”被政治强行融合在一起,这两个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词汇一经融合却产生了惊人的“化学反应”,一场前所未见的教育模式成为事实,大为推广,许多人还没有来得及体会就被强行贴上了“工农兵大学生”的标签,他们别无选择。

“工农兵大学生”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年时间,但是他们却对中国的政治架构、经济发展、教育理念等层面至今影响深远,在许多重要岗位上也不乏他们的身影。然而,他们始终都被认为是特殊时代的产物,这个阴影甚至深深的烙在了每个“工农兵学员”的心中,直到今天,人们对那段历史的评述仍然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历史,永远是一笔财富,不管是令人心酸的还是带来荣耀的,而要得到这笔财富,其前提之一就是正视它。劫难需要记住,生活则需要感恩。对于一个时代来说是这样,对于我们同样如此,也许这就是我们纪录的理由。

第一集:1970年,“工农兵”和“大学生”这两个本来没有必然关联的名词却莫名的被结合在了一起,“工农兵大学生”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为了那个年代最时尚的词汇,一种前无古人,也许也不会有后来者的特殊教育模式也成为了既定的事实。千百万的年轻人在一夜之间就被改变了人生轨迹,成为第一代“工农兵大学生”,他们甚至没有思考的权利和时间,当然也就更无所谓未来了,第一代“工农兵学员”是幸运的,他们虽然被政治裹挟,但却没有太多的政治痕迹,他们也因为在无意间开创了一个特殊的时代而显得更加特殊,在这里,我们将以第一届的“工农兵学员”为主体,回到历史的源头,揭开“工农兵大学生”诞生前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第二集:“工农兵”和“大学生”结合到第三个年头,也是最为政治化的一年,随着“革命形势”的需要,一些专属“工农兵大学生”的特定的政治符号逐渐被提炼出来,那个时代的文艺作品,成为了反映当下政治倾向的最合理的标识,高红十和她创作的《理想之歌》无疑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它的创作本身就是一部历史,而最终却被历史所抛弃。

并不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歌,但是高红十这一代人有着自豪奋进的《理想之歌》。虽然这更像是一首未完成的悲歌,今天,我们有理由把这一代人被历史毫无道理地抛弃后的困惑、激忿和悲哀都记录下来,也许《理想之歌》会是一部完整的歌。

第三集:任何一个时代都能造就带有那个年代深厚烙印的特殊人物,轰轰烈烈的工农兵大学生们当然不会没有自己的明星,细细捻来,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舞台上、书本上、电视里。

也许是曾经特殊的身份成就了他们的今天,又或许是他们今天的星光闪耀让人们会更多地想去了解他们的过去,比起其他人来,他们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在他们做出的成绩被人提及的时候,他们那些特殊的往事存在的意义却总被人忽略,究竟是历史创造了他们,还是他们创造了历史?

第四集:他们是最后的工农兵大学生,他们代表一个时代的终结,象征着一个时代的开启。他们成长在两个时代的交替过程,鲜明地烙印着两个时代的特征。前一个时代的光荣与骄傲,成为后一个时代的自卑与包袱。后一个时代的自卑与包袱,让一部分人隐匿,一部分人自甘随俗,一部分人知不足而后学,在最初的屈辱中奋起,在各自领域里闯出一方天地。

有人说他们是幸运的,他们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也有人说,其实他们是最不幸的,因为他们只差一点点就能彻底翻开新历史的一页,多少年来,他们承载着那个特殊年代的光荣与骄傲,也背负着因岁月变迁带来的种种心理包袱,然而,无论如何,在历史厚重的烟云之下,他们都是那个拨乱反正的年代里,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先行者和终结者。

第五集: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持续七年的工农兵学员招生成为历史。而1976年的那一届,也就成为了最后的工农兵大学生。“唯文凭论”和“唯血统论”,注定要被时代的潮流涤荡,“工农兵学员”的心理阴影也终归要烟消云散,一个个当初或宏大或渺小的词语标签,注定要被活在当下的一个个有血有肉,用奋斗来证明自我的个人所取代。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这个社会也正在提供着越来越丰富的价值评判体系。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

您必须登录后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