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亲历] 1020-27.我是光荣的八大员(8集全)-YYTvO

Description: 「cctv1每日00:52」 @ 2006-10-30 13:30

八大员,一个词汇。曾经多么地为人们所熟悉,而现在又被大多数人所遗忘。售货员、服务员、理发员、驾驶员、邮递员、保育员、炊事员、售票员。是的,我们熟悉。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是站在柜台后的叔叔阿姨,他们是端着盘子的姑娘小伙,他们手拿剪刀在头发上修修剪剪,他们骑着绿色的自行车缓缓远去。是的,我们熟悉他们,一群勤恳工作的人们,一群辛苦但却快乐的人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了生活得更好,每一天都在努力工作着。是的,我们熟悉他们。在那些年代的电影中有着他们的身影,《珍珍的发屋》、《满意不满意》、《小小得月楼》、《端盘子的姑娘》、《瞧这一家子》。在这些主人公身上留下了鲜活的时代烙印,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多少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次注意到他们,重新审视这八种职业时,他们已经发生了变化,导购员、发型师、同城快递、行政总厨…… 听着这样的称呼,是否还会联想到“八大员”呢?

第一集 售货员——真诚沟通

销售员、导购员、营业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售货员。过去他们是八大员中的一员,今天这个称呼已经被各种各样时髦的叫法所代替。尽管称呼有所变化,但是他们的工作内容却依然如故,那就是为买东西的人提供商品服务。

在售货员中,最有名的要数张秉贵,在那个商品短缺的年代,张秉贵的服务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如今20多年过去了,在商品日益丰富发展的今天,顾客对售货员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笑脸相迎了。新市场经济理念中的售货员,不仅要懂得商品最佳陈列方式,还要熟悉各种顾客的消费心理,采用最佳的方式把商品推介给顾客。套用现今流行的一句话:商场最能考验人生。

第二集 服务员——用心微笑

2006年7月已经在德国留学五年的赵洋回到北京,学习通讯工程的他开始在一家德国餐馆打工,对他而言,服务员的工作可能只是他漫长人生的一种经历。但对于老服务员关秀云和刘爱坤来说,服务员的工作却承载了她们在职业生涯里所体会到的所有光荣与梦想。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餐饮企业,是由面向社会的各类饭店、政府招待所以及附属于一定部门的食堂所组成。让顾客满意,是最高理念。而这种满意度又是很容易达到的。就是在这个时候,刘爱坤进入了餐饮行业。那时,她从职业里体会到的更多的是不理解。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中国的餐饮企业开始兴旺发达,服务员职业也成为了中国最庞大的就业人群中的一支。他们隐秘于各种高档、便民、快餐等类型的饭店中,从事着为就餐者就餐提供服务的工作,有着简单的工作内容、庞杂的工作范围,以及劳累的工作方式。在中国首都知名饭店的服务生鲁英杰和打工妹服务员肖林对于职业又有着怎样相同或者不同的体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服务员,去体会他们用心微笑背后的感动……

第三集 理发员——塑造美丽

剃头匠,一门过去让人看不起的手艺,下九流中排行第六的低等营生,解放后变成了服务行业中的重要一员——理发员。五十年前,从上海四家知名美发厅的师傅连着店里的各种设备一起搬到北京,支援首都服务行业的建设开始,京城美发业中有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四联美发。五十年过去了,四联美发和中国美发事业一起成长,四联的几代理发师傅们也见证了新中国美发风尚的各种变迁。时至今日,老的国营店里像四联这样既能够保持传统,又始终能够跟上时代步伐,承上启下的美发店已经不多了,新一代美发师把从国外学来先进的理念,和中国传统的理发技术相结合,让历久弥新的美发业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第四集 驾驶员——车行天下

“我们是的哥,我们也会执着;我们也有属于自己那幸福的歌……”这是的哥余波所作的的原创歌曲——《我们是的哥》。

在余波的印象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手握方向盘的驾驶员曾经是个很威风的职业。在那段时间里,驾驶员这个称谓总是和某种特权联系在一起,而那个时候,中科院化学所车队的驾驶员朗学义正是这样一个被余波羡慕的人。20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令人始料不及的变化,拥有一辆车成为很多先富起来的人们时髦的追求。主持人卫东和热爱越野车的刘捷因为汽车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驾驶也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当驾驶成为一种都市生活技能,职业驾驶员的身影也在现代都市人的视线里渐渐变得模糊……

第五集 邮递员——幸福生活

一身深绿色套装,一辆深绿色28自行车,邮递员是我们记忆里一个鲜活的标志。每次邮递员同志骑着车轻快地从身边经过,总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当然,更多的是在盼望,总希望邮递员自行车架上鼓鼓的绿色邮包里,装有自家盼望的报纸或信件。

现在的邮政网不仅仅是马匹、自行车、汽车,还有飞机、火车。庞大干线运输网,不但拥有自己的航空公司,还拥有自备的火车车厢、邮运汽车等多种运输工具。在实物运输网之外,更有无形的信息网络支撑。

现代生活改变了多少邮递方式?邮递又究竟改变了我们多少生活?我们的脑海中依然会闪现出那亲切的身影,因为有他们在路上。

第六集 保育员——泉水叮咚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们中的很多人就是在幼儿园里唱着这样的儿歌长大的。幼儿园阿姨可能是一个孩子社会化过程中接触的第一个社会角色,24岁的男保育员王鹏飞,就是北京一家私立双语幼儿园大班的老师。他热爱并享受自己的工作,不过也充满困惑。在女性比例占行业从业人员90%的行业里,王鹏飞的困惑非常自然。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妇女“学习苏联,做英雄母亲”,新生国家很快迎来了第一个婴儿潮。而“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也鼓励着年轻的母亲们走出家庭,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社会生产中,为了照顾这些年轻母亲的孩子,各种各样的幼儿园、保育院应运而生,那个时候王郁润是一家保育院的负责人,她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把孩子安全地交回父母的手上。半个世纪之后,毕晓阳作为一名幼儿园的负责人,她可能关心的问题又会不同在她眼里,生活即教育,幼儿园的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承担起孩子的教育和养育的双重责任。

第七集 炊事员——以食为天

有人说:世界上占最重要的四个职业——拿听诊器的,握方向盘的,人事干部,炊事员,这四个职业概括了人的生老病死这个过程中的主要需求。炊事员,一度曾使许多人眼中的肥缺,然而许多当年的炊事员却并不是那样看:服侍人的行业,过去总是让人看不起;而且总与锅碗瓢盆打交道,浑身充满了洗不去的油烟味。然而,所有人,尤其是中国人,对吃的热衷从来没有停止过,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日渐繁荣,人们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厨师的职业素养与社会地位也随之越来越高,炊事员这个属于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产物逐渐消亡,而代之于“烹饪大师”的称呼彰显着这个时代对于饮食行业的更高要求。

第八集 售票员—— 一起走过

三尺售票台,10米车厢,他们每天往来于此;两点一线,迎来送往,是他们每天重复的生活;城市道路的延伸,都市角落里的细小变化,虽然很多和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交集,但他们却需要把变化牢记在心。这个职业就是售票员。20多年前,当北京公交只有有限的几十条线路时,当时的一些售票员甚至可以对本线路的沿线环境以及换乘路线烂熟于心,精确到米。任玉琢就是这样的售票员。1958年为鼓励售票员,周恩来总理分别在这一年的9月11日和9月26日的晚上悄悄坐上了有轨环形路的电车和5路公共汽车。王桂珍就是在那一年成为一名售票员,在她的车厢里,那个年代充满了温暖的笑声,因为快板书、小儿书以及白开水。今天,城市生活更加瞬息万变,天天在路上的日子,售票员更加清晰的看到这种变化。而在种种变化之中,他们的工作仍将日复一日,平淡而琐碎。张鹊鸣就是在这样的变化中成为一名售票员的。2006年6月,北京公交车开始实行IC卡售票,这几乎算是六年来张鹊鸣工作中最大的变化了。在不变与变化中的他们又将展现给我们什么样的精彩的职业故事呢?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