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1020-24.道光与鸦片战争(6-10)(喻大华)-YYTvO

Description: 「CCTV-10周一至周六中午12:45」 @ 2008-10-28 15:30

(六)惩治盐枭

道光五年也就是1825年,陶澍调任为江苏巡抚,在江苏为官期间,他创海运,疏河运,清朝的漕政面貌得到改观。陶澍也脱颖而出,成为道光朝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道光十年,陶澍又被提升为两江总督。两江总督统辖苏、皖、赣三省,是掌管清朝东南半壁江山之重臣。那么,道光帝为什么会对陶澍委以重任?陶澍又是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官场中纵横捭阖、大展宏图的?

鉴于陶澍为政清廉,办事精明,是个“堪胜大任”的贤臣,道光帝慧眼识才调任他为两江总督。陶澍接受两江重任,一方面对皇权感恩戴德,一方面则认真经营,竭力尽心,决心治理好两江三省。谁知,好事偏不凑巧。陶澍荣任两江总督之时,正值两淮盐务疲敝之际。用道光帝的话说是“两淮盐务,弊坏已极”。那么,两淮的盐务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当时清朝的盐法制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呢?

扬州盐商的穷奢极欲,挥霍浪费,足以说明在康干盛世时期,清朝盐务在专卖制度下的弊端。两淮盐务兴盛时期,两淮盐商靠朝廷的恩宠和地方官府的庇护,成为中国社会最为显赫的阶层,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经做过两淮巡盐御史。不过,当陶澍掌管两江的时候,两江的繁荣已经成为过眼烟云。那么,两江盐政为什么会如此疲软?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清朝盐政的混乱呢?

在两淮盐务几乎到了不可收拾之际,陶澍受命担任两江总督,道光皇帝对陶澍改革盐务弊病,增加盐税收入给予很大的希望。陶澍深知,两淮盐务利大弊也大。他决定要干成一件最难办的事情,向积弊已久,盘根错节二百年的盐商集团开刀,搞盐法改革。那么,想要整顿两淮地区的盐务,陶澍会拿谁来开刀呢?

盐价昂贵,官盐滞销,私盐泛滥,给民众生活及政府财政都造成极大困难。针对盐务的弊端陋规,陶澍以惊人的胆魄,对盐政进行了改革。杀了盐枭的头目黄玉林,剔除了两淮盐政衙门,那么接下来,陶澍还将做什么呢?

(七)英吉利叩关

在上期节目中,喻大华教授介绍了两江总督陶澍,大搞盐法改革,使得淮北私盐绝迹,国家税收大增,支撑着近乎瘫痪的大清国库。而在此时,一个史无前例的强敌已经站到了大清王朝的对立面上,正剑拔弩张,虎视眈眈,清朝即将进入风雷激荡的新时代,这个强敌就是英国。

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侵略战争,而这场战争的源头还要从两国的交往开始说起。那么,一个是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大清王朝,一个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中号称头号强国的英国,这样两个国情迥异的国度将如何进行交往?从乾隆、嘉庆到道光,三代大清王朝的皇帝,又将会怎样对待万里之遥的英国的挑战?

根据史料记载,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使团的任务是:“取得以往各国未能用计谋或武力获致的商务利益与外交权利”,使团随行携带的反映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各种器物,总价值约1.3万英镑。但是,乾隆皇帝与清朝政府却把马戛尔尼使团误解为祝寿的“贡使”。这样,双方之间不可避免地将发生不愉快。特别是在觐见乾隆皇帝的礼仪上,双方矛盾激化。那么,这场礼仪之争到底是怎么回事?争执最终又将会如何解决呢?

英国两次出使中国,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是打开并占有中国市场的决心没有改变,而且,英国人通过与清朝官吏交往和对中国的实地考察,认识到了清朝吏治腐败,军队落后,从而一定程度上认清了清朝这只“纸老虎”的真相。那么,接下来,英国将会如何继续与清朝进行交往?两国的摩擦与矛盾还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

您必须登录后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