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档案] 0911-12.样式雷图档(上下)-YYTvO

Description: 「CCTV4 周一至日18:50」 @ 2006-09-13 15:00

PiC在摧毁一切的时间面前,也许只有建筑才是相对持久的,它像一个沉默的证人,见证着历史的浮华、荣光和痕迹。

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古老的殿堂廊庑之间凭吊历史,金碧辉煌的故宫,高敞清朗的避暑山庄,森严肃穆的东陵西陵,为我们提供了透视帝王人生的一个“猫眼”。可很少有人穿透历史的重重烟尘扣问:当初是谁,设计出这样流光长存的建筑,从而将皇家的历史定格其中?

2004年8月,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华夏建筑意匠的传世绝响—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展”,使一个尘封多年的建筑世家—雷氏家族—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200多年间,雷氏家族共有八代十人供职清廷样式房(负责皇家建筑设计、绘图的机构,“样式”是当时对建筑图样的称谓,又称“样子”),为中国清代皇室设计修建了大量建筑,遗留下来的作品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就有故宫、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等,占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五分之一。这样多的世界文化遗产竟出自一个建筑世家,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雷氏家族因而被人们美誉为“样式雷”或“样子雷”。

样式雷图档就是以雷氏家族为主的清代宫廷建筑师绘制的建筑设计施工图样和相关档案文献。它涵盖了城市、宫殿、园林、坛庙、陵寝、府邸、工厂、学堂等清代皇家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多方面的详情细节,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惟一留存下来的,比较系统的绘本、写本性原始建筑图档,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乃至世界建筑史的珍贵史料。

具有档案性质的样式雷图档在形成之时就不是为传播知识、宣扬观点、教化民众等目的而存在,而是在清代皇家建筑施工活动中形成的,只在与工程相关的人员范围内使用,具有一定保密性。尤其是皇宫、陵寝等处的图档,更是严格管理、加倍保密。

随着清王朝的衰败与雷氏家族的没落,这些珍贵的图档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流离辗转,有的早已不知所终,有的则尘封于库房深院,当初那些鬼斧神工的设计,已经随同帝王的荣光一起风流云散。

文明的传承总是如同接力,前人艰苦卓绝的努力让这一弥足珍贵的文明遗产薪火相传,泽被后世。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编目完整、周详细致的样式雷图档,已经经过了无数前辈学人的研究整理,相关的出版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同时,为使样式雷的历史文化价值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国家图书馆除邀请国内样式雷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开展系列讲座外,还与阳光卫视合作制作了20集电视系列片《国宝背后的故事》,独占两集的“探访样式雷”使众多首次接触到该主题的观众惊叹不已。

样式雷图档——这一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人类记忆遗产,就这样携带着丰富的建筑、历史和文化信息,抖落陈年积淀的灰尘,展现于世人面前。这些建筑图纸、模型的原件真品,让所有的参观者无不感到,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在建筑上也有着同样辉煌的成就。

现存于世的样式雷图档总量逾两万件,主要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外,中国国家博物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国吉美博物馆等处也有少量收藏。

为提高全世界对样式雷图档价值的认识,促进学界对它的保护和利用,目前这三大收藏机构已共同准备将其申报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工程”。

“世界记忆工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的,就是将具有国际、地区和国家意义的文献遗产登记并授予“世界记忆”的标志。它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文献记载下来的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记忆,即文献遗产,主要包括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启动这一工程,旨在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人类记录进行抢救和保护,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世界记忆工程”设立了国际、地区和国家三种名录:《世界记忆名录》即国际名录,收录由“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认可的文献遗产,每两年评审一次;地区名录收录由“世界记忆工程”地区委员会批准的文献遗产;国家名录则收录由“世界记忆工程”国家委员会批准的文献遗产。

迄今为止,中国已有三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1997年入选的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1999年入选的清朝内阁秘本档以及2003年入选的纳西东巴古籍。

“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委员会于1995年成立,2000年正式启动与“世界记忆遗产”相对应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并设立国家名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每年评审一次。2002年,首批48件(组)文献入选此名录,2003年第二批共35件(组)入选,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即是其中之一。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