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放映室] 0625.金刚(上)骷髅岛.失落的世界-YYTvO

Description: 「CCTV-10每周日19:37,时长50分钟。主持人:王玲玲」 @ 2006-06-26 14:05

2005年底,曾经以《指环王》系列电影震撼过全球影迷的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又以一部《金刚》再次让全球影迷为之欢呼。这部长达187分钟的电影,翻拍自1933年的同名电影《金刚》,相比当年堪称刀耕火种的原始特效技术而言,2005版《金刚》中以数字特技制作的巨猩金刚,几近完美地诠释了当今电影技术所可能达到的最高成就。

2005年版《金刚》已经不是第一次对1933年版《金刚》进行翻拍的电影了。自从《金刚》这部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在1933年大获成功后,在7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数个国家翻拍过至少12部直接以“金刚”为主角或片名的电影。在这些翻拍的金刚电影中,较为有名的有以下几部:

拍摄于1933年的《金刚之子》,出自《金刚》导演之一的厄内斯特·舒德赛克之手。故事延续了《金刚》的内容,讲述的是导演卡尔在金刚死后又回到了骷髅岛,发现了小一号的金刚——金刚的儿子。这部影片算是最正宗的金刚续集,但可惜无论在票房上还是口碑上都远不如前作。

而拍摄于1938年的《恩杜的金刚》,则是来自跟风的日本人。这部拙劣的模仿作品根本不值一提,唯一能够使它不被人们遗忘的原因,是这部电影歪打正着地催生出怪兽电影史上另一个著名怪兽——哥斯拉。随后在60年代,日本人又多次翻拍金刚电影,每次都执着地让美国的金刚和日本的哥斯拉混战,而且还狡猾地在日本和美国上映不同版本——日本版本的结尾是哥斯拉战胜了金刚,而美国版本的结尾则是金刚战胜了哥斯拉。

1976年的《金刚》则是在2005年版之前被公认为最正宗的一部《金刚》翻拍作品,不过在这部电影中,金刚与时俱进地将攀爬对象从帝国大厦改为了世贸双塔,让《金刚》影迷们都大为不满。本片获得了1977年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但除此之外无论票房还是口碑都很失败。

对于全世界热爱《金刚》电影的影迷们来说,1933年版的《金刚》虽然无法和后来的金刚电影比拼特效场面,但它所带给观众的新奇和欢乐,却是永远都无法被取代的。而在这些影迷中,就有2005年版《金刚》的导演彼得·杰克逊。

上集:骷髅岛:失落的世界

PiC被进化论和时间遗忘的骷髅岛上存在着许多奇异的动物种类,这里的阴暗山谷中,生活着可怕的食人蚯蚓和超级蜈蚣,岛屿上到处都有残忍凶猛的超级霸王龙,还有专门猎食其他动物的迅猛龙,在黑暗的洞穴中还生活着变异的吸血蝙蝠……

在这些奇异的动物种类中,最大最凶狠的动物就是金刚。但金刚的出身仍旧笼罩在神秘的面纱后,它们这一物种从何而来还有待研究。有人根据金刚的生活习性以及物种特征猜测它们这一物种可能是由已经灭绝的亚洲巨猿进化而来的。不过不幸的是,在骷髅岛消失前,各种探险队都已经证明,金刚是它们这一物种在骷髅岛上的最后一个幸存者。

骷髅岛上包括石墙在内的古代建筑大概距今三千年左右,这是由一个文明发展程度和南美洲的印加文明,以及古埃及文明差不多的神秘文明在骷髅岛上修建的。他们有一种很奇特的风俗,就是供奉死者的尸骸。为了供奉这些尸骸,他们还专门修建了庞大的地下墓穴堆放这些尸骸。而现在这些地下墓穴成为后来迁移到岛上的土著人的住所。

这个神秘的未知文明在岛上修建了巨大的石墙,以抵御外面的恐龙和怪兽。但这个神秘的文明最后还是毁于灾难性的地震,岛屿慢慢沉入海底,现在的骷髅岛仅仅只是当年岛屿的一小部分。

1933年探险队发现的骷髅岛土著并不是未知文明的后代,而是后来因为船只失事等原因而迁移到这里的太平洋土著居民。这些居民以渔猎为生,生活在神秘石墙后的一小块儿陆地上。这一小块儿陆地是岛上最贫瘠的土地,但只有在这里,这些土著居民才能凭借城墙的保护,免受骷髅岛上各种怪兽的侵袭。但这些怪兽的存在,使他们一直生活在恐惧中。正是这种心理,驱使他们将巨型猩猩金刚当作神来崇拜,并以活人当作祭品。

骷髅岛是流传在远洋水手间的谣传,只有一张潦草的海图证明它的存在。根据这张潦草的海图,我们可以猜测骷髅岛大致位于苏门塔腊群岛以西的某个地方。

这座终年被浓雾笼罩的小岛,却不可思议地成为进化论的死角,各种巨大的史前恐龙以及其他前所未见的生物仍旧生活在这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里。而这个失落的世界,长期以来并不为人所知,即使偶尔有失事的船员登上这座小岛,他们所带回的信息也都是含糊不清的。

直到1933年,第一批探险队才登陆骷髅岛。他们在骷髅岛上所经历的冒险故事,后来被带队的电影导演卡尔拍成了一部叫做《金刚》的电影。随着骷髅岛的名声被电影传播开后,不少探险队也纷纷来到这座岛上。探险活动很快被战争的脚步阻挡,直到15年后的1948年,这座颠覆进化论的神秘小岛在一次地震后永远消失了。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