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0605-10.鲁迅(1-6)(孔庆东)-YYTvO

Description: 「CCTV-10周一至周六中午12:45」 @ 2006-06-11 04:10

1《祥林嫂之死》

《祝福》是鲁迅《彷徨》小说集当中最著名的小说,写于1924年,它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在一个偏僻的山村,早寡的祥林嫂听说婆婆要把她卖掉,连夜跑到鲁镇,来到鲁四老爷家帮佣,因不惜力气得到了太太的欢心,不料又被婆婆抢走与贺老六成亲。

贺老六忠厚善良,却不幸累病而死,儿子阿毛也被狼叼走,大伯又来收房。于是祥林嫂又回到鲁镇,来到鲁四老爷家,遭到了老爷、太太的歧视。后来她怕死后被阎王分尸,就把一年的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以洗刷自己的罪过。当她在祝福的晚上兴冲冲端供品时,遭到主人的禁止,并被赶出家门。在一个祝福之夜,她死在了漫天风雪中。对于祥林嫂的死,人们有种种的说法,有人说祥林嫂是地主鲁四老爷害死的,因为他剥削了祥林嫂。也有人说祥林嫂是她的婆婆害死的,婆婆为了给自己的小儿子娶媳妇,她和祥林嫂的堂哥串通,以八十吊把祥林嫂卖掉。

当祥林嫂知道以后连夜逃出婆家,来到鲁镇,在鲁四老爷家帮佣。由于祥林嫂在鲁家勤快能干,得到老爷、太太的欢欣。年底准备福礼时“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可以说,这时的祥林嫂生活得很好。后来如果不是发生婆婆绑架祥林嫂,强行把她卖给深山坳里的贺老六当媳妇,祥林嫂也不会再次守寡,她也不会沦为乞丐,更不致于惨死。所以人们说祥林嫂的婆婆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还有人说祥林嫂是小说中的“我”害死的,因为“我”的无能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小说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鲁四老爷家的帮佣——柳妈,有人说柳妈也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那么,祥林嫂到底是谁害死的?

2《金钱与革命》

一提到鲁迅,好多人似乎都知道。鲁迅,我们知道,不就三个伟大吗?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一考试都会背。知道似乎是知道,但是心里未必以为然。说鲁迅,伟大的文学家好像还凑合,鲁迅有什么思想吗?鲁迅是革命家吗?特别是对后一点,很多人是不以为然的。他们想革命家,革命家得抱着炸药包冲锋陷阵,这叫革命家,鲁迅不就坐在家里吗?怎么叫革命家呢?甚至也有人怀疑鲁迅不是思想家,甚至有人怀疑鲁迅不是文学家,有人说文学家,文学家不是写长篇小说吗?鲁迅也没写过长篇小说啊,有人说没听到说过世界大文豪就写那么点东西呢?这些东西又说明了其实我们社会对鲁迅很不了解。

鲁迅很看重钱,他不怕人家说他爱钱,我们看鲁迅的日记里,仔仔细细地记着,他几乎每一笔收支,鲁迅的收入主要是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固定的薪水,一个是他的讲课费,上课,一个是他的稿费,这是三笔主要的收入,这三个收入中,后两个是不一定的,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是写文章挣稿费,稿费是不一定的,所以他就很看重那个固定的薪水。在薪水之外,鲁迅还到处兼课。鲁迅最多的时候曾经在八所学校兼课,一个礼拜跑八个学校当钟点教师,看到鲁迅挣起钱来也是有一点点贪婪,到处上课。当然了,这也是那个时候讲课费比较高,讲一次课,薪水比较高,所以他才会这样,否则也不值得到处跑。为了进行这样长期的战斗,鲁迅是经常换笔名,鲁迅的一生用了多少个笔名?根据现在的考察,我们已经查到,鲁迅一生用了一百四十多个笔名,这在全世界的文化史上是罕见的,鲁迅用这么多笔名,也就说明当时的中国是如何的黑暗。所以说在鲁迅研究的这个领域,专门研究鲁迅的笔名已经成了一个专门的课题,这有专家的,专门研究鲁迅笔名,而有些笔名是根据当时的情况,用自己的智慧来取的。所以我们看,鲁迅勇猛是勇猛,但是智慧上也是一流的,这才叫智勇双全,鲁迅是智勇双全的勇士。

3《家变情仇》

鲁迅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爷爷是翰林出身,曾经担任过知县,后来在北京担任内阁中书,他的父亲则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秀才。因而,周氏家族在绍兴当地算是一个名门望族。这样的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使得少年鲁迅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加之鲁迅聪慧过人,因此,展现在鲁迅面前的似乎应该是一条读书取仕、光宗耀祖的“光明大道”。可是,世事难料,在鲁迅十三岁那年,一场重大的家庭灾难打破了周氏家族的宁静,从此完全改变了鲁迅的生活。那么,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灾难?这场重大的家庭变故会给鲁迅的成长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鲁迅人生的磨难才开始。虽然他的爷爷后来被释放出狱,但是三年后,也就是鲁迅十六岁时,鲁迅的父亲终因病重而去世。家道中落的鲁迅义无反顾地背起行囊,踏上的外出求学之路,先是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习三年,后来又奔赴日本留学。正当二十六岁的鲁迅踌躇满志在学习之时,一场由母亲精心设计的包办婚姻却打破了他的生活。那么,鲁迅的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做?鲁迅面对这场包办婚姻又该如何做呢?

鲁迅成长在清朝末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然主宰着男女的终身命运。二十六岁的鲁迅在那个时代,早已经算是个大龄青年了,因此,母亲对他采取包办婚姻的初衷也是情有可原。可是,经历了多年新思想影响的鲁迅,面对母亲为他迎娶的这个叫朱安的地道的传统女性,他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吗?“先结婚后恋爱”的做法在鲁迅这里行得通吗?

鲁迅是家中的长子,下面有两个弟弟:二弟周作人,比他小四岁;三弟周建人,比他小七岁。从1919年起,收入丰厚的鲁迅将母亲、二弟全家与三弟全家都接到了他在北京八道湾购买的一所大宅院,一大家子人开始和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四年之后的1923年,鲁迅与二弟周作人却意外地断了交,绝了情,搬出了八道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鲁迅与周作人为什么会失和?这已经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大悬案和鲁迅研究的一大谜团。人们想象不出本来最为亲近的兄弟两个,最终会绝交,终生不再往来。更为不解的是,两人绝交之后,绝口不提此事,怨恨之深,难以自拔;切肤之痛,难以忘怀。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这种断交、决裂对他们兄弟二人的人生道路到底会产生怎样特殊的影响?

4《重出江湖》

鲁迅在学医期间就萌生了济世救苦的思想,弃医从文后投身新文化运动,试图在精神上唤醒沉睡的国人。1912年鲁迅来到了北京在教育部任职。直到1919年11月,鲁迅都居住在北京的绍兴会馆,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等发动护国战争。1916年护国战争节节胜利,各省纷纷独立。袁世凯病亡。1917年,张勋拥立溥仪复辟失败,段祺瑞趁机执政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开始发动护法战争,1918年护法战争失败。刚刚推翻封建君主制的中国就是这样又陷入了连年的动乱中。目睹了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失败,鲁迅越发感到中国前景的迷茫甚至绝望。在北京生活的七年中,鲁迅始终靠抄录佛学典籍、研究古碑拓片来打发百无聊赖的日子,并借此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自己尽量远离那喧嚣动荡的尘世。就像他在《自嘲》中写的那样――“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那么,是谁扰乱了鲁迅悠闲的生活?这位高人又动用了哪些攻心策略,让鲁迅在休眠中惊醒过来?谁鼓动他重出江湖、振臂挥笔继续呐喊?北京大学副教授孔庆东解读呐喊、帮您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

5《谁在吃人》

人类历史上有很多人吃人的记载,一种是因饥饿而吃人;一种是为显示自己的残暴而吃人。而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中,却有着不同的吃人故事。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中收录的作品有不少与吃人有关,如在《狂人日记》中,他以一个疯子的口吻明写吃人;《孔乙己》和《阿Q正传》两篇小说也隐含着吃人的寓意。《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狂人出身与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了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而他自己正处在即将被吃掉的危险之中。半夜起来查看历史,却看见满纸都写着“吃人”。《狂人日记》这篇小说中,究竟是谁在吃人?鲁迅所说的“吃人”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呢?

《孔乙己》讲述了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惨遭遇。主人公孔乙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困潦倒却自命不凡的孔乙己成了人们取消的资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事,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

小说《孔乙己》用轻松风趣的语调,讲述了一个沉重而辛酸的故事。而同样是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创作的《阿Q正传》成为了鲁迅的代表作。主人公阿Q是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一个贫苦的农民。他一无所有,靠打短工度日。尽管他“真能做”,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存的危机。受尽欺凌的阿Q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辛亥革命的消息刺激了他改变生存地位的欲望,他向往革命,但“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并且勾结官府,把他充作“革命党”拉上了法场枪毙,而阿Q对自己的悲剧至死不悟。

那么,鲁迅所说的“吃人”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呢?鲁迅为什么要写吃人的血腥?在那个“铁屋子”似的年代,究竟是谁在吃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与我们一起倾听呐喊,走近真实的鲁迅。

6《身陷重围》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是各种势力和利益集团此消彼长的动荡时代。文化界同样是一片混乱,反动势力对进步文化的高压打击也极为残酷。在这种情况下,已经逐步成为当时进步文学与文学青年精神领袖的鲁迅又该如何应对?鲁迅曾经在文章中写道,“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仅仅是一种文学上的描述还是鲁迅自己的真实写照?而与敌人面对面的交锋,又会对鲁迅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各种革命团体风起云涌,“左联”应运而生。“左联”的全称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1930年3月,其宗旨是联合一切进步力量,反对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和推动革命文学运动的发展,鲁迅、茅盾、田汉等人都是“左联”的发起者和重要领导者。左联的成立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受到“左”倾路线的影响﹐在作中也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倾向﹐参与者也由于认识水平与思想觉悟的不同而产生过摩擦与矛盾。不过,这毕竟是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为此,对待敌人可以针锋相对、立场鲜明的鲁迅又会怎样对待他的这些战友呢?

鲁迅在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一直在思考着革命与群众的关系问题,191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药》就是在这种思考中诞生的作品。,《药》讲述的是朴实善良而又愚昧无知的农民华老栓,一心想用人血馒头给患肺病的儿子治病,并在革命者夏瑜被杀的时候得到了人血馒头。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与群众的麻木与冷漠,也就是“革命者为群众造福,群众却毫不领情”。鲁迅为什么会创作这篇小说?这与他弃医从文的经历又怎样的关系呢

鲁迅是一个善于自我解剖的人,他不会被这重重的包围所击垮。相反,越有挫折,他越能奋起。那么,面对群众的麻木与冷漠,他会怒斥谩骂吗?面对他身边的亲人,他会做革命的启蒙吗?而面对革命阵营内部的摩擦与压迫,鲁迅又会怎么做呢?

对待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鲁迅是谦让、容忍;对待群众的麻木与冷漠,他是理解、同情;而对待敌人,鲁迅又会怎样应对呢?鲁迅著名的“痛打落水狗”的提法,其背后到底隐含着鲁迅怎样的思考?在与敌人大大小小的文化战斗中,鲁迅遭遇到的真正敌手会是谁?而在这种“枪林弹雨”的洗礼中,鲁迅为什么会出人意料地采取一种“横站”的姿态?

鲁迅是一个充满战斗色彩的人,因此,在许多人的感觉和印象中,鲁迅是一个不宽容的人。而鲁迅去世前在杂文〈死〉中也说过“我一个都不宽恕”的话,更给人一种鲁迅不能容人的感觉。那么,真实的鲁迅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面对敌人的诬蔑与迫害,面对革命阵营内部的摩擦与压迫,面对群众的麻木与冷漠,鲁迅又该如何转化他内心的痛苦与思考?而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