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黄海波
嘉 宾:阎洪、姚楠、欧阳敬孝
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分析有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这位负责人说:“应该说,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其中一句大学生“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引起很大争议。很多人质疑,付出读大学高昂成本,换来普通劳动者定位,怪不得近年来“新读书无用论”在广大农村呈蔓延之势。
新华网一篇署名郭松民的文章指出, 教育部负责人这番话里的逻辑,似乎从大学生到普通劳动者只要更新一下观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了(同时他也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归结为毕业生和家长“就业期望”的错位,在第一时间就把教育部自己的责任给撇清了)。
文章指出, 教育部在向大学生及其家长提出这种要求之前,必须回答这样三个问题:
首先,做普通劳动者能收回上大学的成本吗?
其次,教育部该如何向社会公众解释自己的承诺?目前任何一所高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介绍上都没有说自己是以培养“普通劳动者”为目标的,教育部颁发的大学生手册上也没有这么表明。
第三,在长达十几年漫长的应试教育过程中,教育部主导的教育把学生培养得从心理到身体都不适宜做普通劳动者,现在忽然又要求他们做普通劳动者,别无长技。即便是大学生们愿意放下身段去做一个普通劳动者,他们有这样的能力吗?
你认为,教育部这样的说法,负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