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大视野] 0914-18.帝国的毁灭.金融海啸警世录(1-5)-3e

Description: 「凤凰卫视周一至周五 19:55」 @ 2009-09-19 18:40

主持:曾静漪
嘉宾:谢国忠

(一)在过去一年,金融危机就像一场瘟疫,在全球蔓延。2008年的9月15日,雷曼兄弟在美国联准会拒绝提供资金支持援助后提出破产申请,而在同一天美林证券宣布被美国银行收购。这两件事标志著全球金融风暴序幕的拉开。 1年后的今天,回头看这场金融海啸,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全球的金融体系为什么会崩溃。其实早在2007年,这场金融海啸已经暗潮涌动了,2007年,美国房地产的泡沫问题就已经开始出现。本集着重探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泡沫经济,而从第一家破产的投行贝尔斯登的个案分析美国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存在的危机。

(二)我们回头看这次从美国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会很自然地联想到80年前美国历史上的那次经济大萧条。当然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度和广度要比那一次更加强烈。本集从上次美国大萧条入手,分析这两次经济危机的异同。 2008年9月,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倒闭,这标志着美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在瞬间爆发,在那个多事之秋,哀鸿遍野的市场后面,美国财政,金融界的高层究竟是怎样决策的。在此之后,政府实施一系列的救市措施到底有没有作用?

(三)这一集要探讨的是美国银行和美林并购的事件,这个事件在去年的整场金融风暴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当时执掌美林的约翰赛恩是个老谋深算银行家,而当时美国银行的总裁肯尼斯刘易斯野心勃勃,一心想要执掌全球最大的银行。两个人一拍即合,然而肯尼斯刘易斯在全球最大银行总裁的位置做了才没多久,就被赶下台了。对于这次并购,当时的财政部长保尔森也是极力撮合,而且整个并购的过程非常的仓促。 保尔森为什么要促成这一并购案,他藉此希望恢复市场信心,但最终成效甚微。经济学家谢国忠将深入评价保尔森,伯南克,盖特纳等人物在此项决策中的得失。

(四)在美国银行和美林证券的并购案中,还有一件事情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高官的薪酬问题。当时把美林卖给美国银行的总裁约翰塞恩还拿到了一笔天价的奖金,这件事让上至总统下至股民都感到愤怒,本集为您揭示投行的行业运作方式,分析迅速膨胀的金融帝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当很多人对美国的金融业彻底丧失信心的时候,政府采用国家注入的方法来填补华尔街的巨额债务,政府巨额注资有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而今年8月25日连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与之前的格林斯潘有什么不同?他到底能不能拯救已经垮掉的金融帝国。

(五)因为雷曼兄弟的倒闭,香港数万买了迷你债券的人成了雷曼“苦主”;也因为雷曼的倒闭,香港中环一家默默无闻的旅行社老板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就是陈光誉。陈光誉的“正职”身份在香港知晓的人不多,但是提到雷曼苦主大联盟,几乎所有的香港人都知道,而陈光誉便是该联盟的主席。严格说来,陈光誉自己并非苦主,因为买雷曼相关产品的是他退休多年的妻子和弟弟。对于在香港拥有物业和公司的陈光誉来说,家人的这些损失并不足以影响其生活,所以陈光誉接受记者采访才说,之所以成立这个大联盟,一是出于公义,二是“自不量力”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