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是电影《金刚》中故事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无数电影中所出现的背景。但在《金刚》的故事背景中,1933年的纽约却可以说是这座城市历史上最糟糕的时刻之一。
由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工业、农业、消费、股票市场等多方面的政策失误,从1929年起美国以及全世界都开始处于资本主义社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1933年,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风波的浪尾,全国四分之一的劳动人口失业,商场关门、银行倒闭、工厂休业,经过一战蓬勃而起的泡沫繁荣瞬间成了海市蜃楼;1933年罗斯福刚刚就任总统不长时间,他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经济重振措施,但这趟风波完全结束却还要再等8年。处于大萧条时期的纽约,虽然有将近七百万人口,是美国第一大城市,但仍然在经济萧条的冲击下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纽约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劳动人口处于失业状态,大批劳动力受到失业影响流离失所,无法保障正常的生活。正是由于这次大萧条的影响,美国第一次建立起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在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纽约街头的救济所。正是有了这些救济所,才使得在大萧条中流离失所的普通人能够得以度过这个艰难时日。
2005年版的《金刚》开场画面,就是位于纽约中央公园里的“胡佛村”,它的居民都是因为失去经济来源而被房东扫地出门的失业者。在这个段落的画面中, 30年代的纽约如同一幅美国风情画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我们可以看到禁酒时期在大街上销毁私酒,我们也可以看到警察在驱逐无力支付房租的房客,我们还可以看到抗议政府经济和福利政策而游行的工人,以及正在修建中的摩天大楼。如同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
作为电影中一个重要场景,金刚在帝国大厦上和飞机搏斗的段落是这部电影中的高潮。对于都同样巨大的金刚和帝国大厦来说,只有当二者在一起时,才能显现出原本巨大的金刚在人类文明颠峰上的渺小。而代表着蛮荒的金刚在代表着人类文明成就颠峰的帝国大厦上,和人类科技的颠峰—— 飞机搏斗,这三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元素结合到一起后,就组合出了数量繁多的引申意义。虽然导演起初并没有设计如此之多的复杂含义,但由于这个画面具有的复杂含义,这一原本只是为了娱乐观众的创意,却在日后引发了诸多关于电影和文化的思考。
位于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的帝国大厦一直和自由女神像一起被视为纽约的城市象征,至今已经超过75年。帝国大厦是在1929年10月1日开始动工的,当时正是美国社会疯狂追求摩天大楼的时代,大家都在竞赛谁能修建世界第一高楼。于是帝国大厦在设计阶段就从最早的34层,经过16次修改后变成了后来的102 层。不过生不逢时的帝国大厦动工四个星期后,美国股市就开始大崩溃,30年代大萧条时期正式开始。令人意外的是,帝国大厦并没有因为大萧条的影响而停工,仍然以四天半修建一层楼的速度施工,并仅用了20个月就完成了102层的主体工程修建,并以381米的高度成为当时全球第一高楼。这一记录直到1973年 417米高的世贸大厦建成后才被打破。而随着世贸双塔在911事件中的倒塌,帝国大厦重新成为纽约第一高楼。
金刚为什么要攀爬帝国大厦?关于这一点,不同的观众都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毫无疑问的是,如果帝国大厦不是当时的世界第一高楼,那么金刚就一定不会选择它。据说《金刚》的导演梅利安·库伯在构思这部电影时,最早的想法是让金刚爬上纽约的克莱斯勒大厦。比帝国大厦早一年建成的克莱斯勒大厦高319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住人建筑物。即使是当时世界最高的人工建筑——法国艾菲尔铁塔,也仅仅只是比它高1米而已。但随着帝国大厦的建成,“世界第一高楼”的桂冠就被帝国大厦牢牢地戴了42年。
当纽约世贸大厦于1973年建成,夺去了帝国大厦“世界第一高楼”的桂冠后,1976年翻拍的《金刚》立刻喜新厌旧,抛弃了帝国大厦而改为攀爬世贸大厦。但这一改变遭到无数《金刚》影迷的大肆评击,可见帝国大厦的魅力并不仅仅只是由高度来决定的。至于说是金刚成就了帝国大厦,还是帝国大厦成就了金刚,也许会是《金刚》影迷们将一直争论下去而永远不会有结果的问题了。
由于视觉特效技术的发展,2005年版《金刚》中,导演彼得·杰克逊能够得以自由发挥,从而几近完美地将这个重要场景进行了全新阐释。如果单从视觉效果方面而言,金刚在帝国大厦顶端和飞机大战的场景,绝对是当今电影在视觉效果方面的颠峰之作。在这个场景中所出现的“地狱火”双翼战斗机,也是老版《金刚》中所出现过的。在上世纪30年年代,这种战斗机还属于高科技产品,但随着时间流逝,它们飞快地成为了过时的老古董。在 2004年拍摄新版《金刚》时,全世界都已经找不到一架完整的“地狱火”飞机了,摄制组最后从当年的飞机制造厂商那里找来了图纸,重新制作了两架完整的飞机,终于在时隔七十年后,再一次在银幕上重现了这场壮观的金刚大战飞机的场景。
金刚具有现代人的普遍痛苦,那就是孤独。但金刚又具有现代人逐步丧失的单纯与执着。所以它一次又一次地成为永远都想给观众梦想的好莱坞电影的主角。从这个意义上看,导演彼得·杰克逊继承了《指环王》中多元文化的传统,用沟通来取代对抗。在这个意义上讲,《金刚》也可以说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的寓言。这一点无疑是2005版《金刚》中最为精彩的地方。
在这个语境下,金刚最后爬上帝国大厦的一幕便具有了与旧版完全不同的意义,它不再是可怕的毁灭力量的象征,而是关爱的化身,它是为了保护自己所爱的人才爬上帝国大厦的,它希望像在骷髅岛上一样,在那里找到一个安全的藏身之处。而人类的误解,却迫使金刚面对自己无可逃避的宿命不得不去战斗,而此时它又表现出如同战士般的勇气和从容,令观众感到惋惜和伤痛。
在1933年版《金刚》中,当金刚站在帝国大厦的顶端和飞机搏斗时,它所体现出的是令人恐惧的原始兽性和力量。对于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观众来说,在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这个场景具有一种强烈的象征意义。在美国50年代的民权运动之前,美国社会中还有着强烈的种族歧视倾向,而金刚这只大猩猩站在帝国大厦顶端同飞机搏斗,最后被飞机击败,白人男子重新夺回金发美女的场景,毫无疑问会满足相当一部分种族主义者的内心欲望。
在这个飞机同金刚搏斗的场景中,还有一点是值得观众特别注意的。飞机中两个驾驶员的扮演者,就是1933年版《金刚》的导演梅利安·库伯和厄内斯特·舒德赛克。导演之一的梅利安·库伯和飞机也有着不解之缘——他曾作为飞行员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被击落而进了战俘营,并在这里认识了《金刚》的另一位导演厄内斯特·舒德赛克。狂热喜欢飞行的梅利安·库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还在中国参加过陈纳德组织的飞虎队,后来在美国空军官至准将。
2005年版的《金刚》开场画面,就是位于纽约中央公园里的“胡佛村”,它的居民都是因为失去经济来源而被房东扫地出门的失业者。在这个段落的画面中,30年代的纽约如同一幅美国风情画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我们可以看到禁酒时期在大街上销毁私酒,我们也可以看到警察在驱逐无力支付房租的房客,我们还可以看到抗议政府经济和福利政策而游行的工人,以及正在修建中的摩天大楼。如同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金刚》的故事女主角安·黛露出场了。在1933年版《金刚》中并没有明确地提到安·黛露的职业背景,只是在影片对白中提到她曾做过舞蹈演员。而在2005年版《金刚》中,导演彼得·杰克逊花了大量篇幅来描写安·黛露的生活。作为一个杂耍演员的她,在世道艰难的环境下努力工作,但剧场却在经济危机中被关闭,安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工作,迫使她不得不四处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正是有了这些令人信服的背景阐述,安·黛露随后的冒险之旅才有了强烈而合理的动机。
1933年版《金刚》中并没有直接提及美国历史上这次影响深远的经济大萧条,只是含蓄地用家庭妇女在职业介绍所外排队等候工作机会的场景,以及女主角安 ·黛露因为饥饿而企图偷苹果这一举动暗示了这一时代背景。但在这个场景中,也仅仅是含糊地交代了安偷苹果的可能,并没有交代安是什么人,以及为什么要偷苹果。
在2005年版中,当导演卡尔为了寻找电影女主角,来到了色情表演场所门口。安·黛露正因为生活所迫在考虑是否从事色情表演业。她出于尊严的考虑而最终放弃了这一想法,却由于饥饿的威胁而产生了偷窃的念头。在影片中安·黛露偷苹果这一情节,相比老版《金刚》电影的描写更加直接,同时由于有了前面对安·黛露生活背景的铺垫,她的这一举动不但更加合理,而且还能引起观众的同情。导演彼得·杰克逊利用这一情节很好地深化了时代背景,并暗示了女主角安·黛露潜藏的悲剧性格。
正是因为世道艰难,走投无路的安·黛露才不得不考虑去出演卡尔的探险电影。码头上的这一幕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安·黛露对于未知前途的恐惧和彷徨。离开纽约的“冒险号”开始驶向茫茫大海,如同安·黛露那不可预知的命运。
在1933年版《金刚》中,当刚刚偷完苹果的安·黛露得知对面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导演卡尔后,安的欣喜之情可以说是溢于言表,并且兴奋而愉快地踏上了 “冒险号”,迫不及待地等待开始一场能够带来富贵名利的探险之旅。从这一点上来看,导演彼得·杰克逊在新版中的处理明显更符合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