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长达数亿字的旷世奇书,4600人 十年心血之作。一个创造奇迹的纪晓岚,他的坚守与智慧缔造了这样一部绝代巨著。在这漫长的十年中,纪晓岚与他的同辈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磨难?二百年后,这部凝聚数千人十年心血的巨著,它们的命运,它们的下落,究竟又如何呢?
公元1784年,六十岁的纪晓岚缓缓地合上了《四库全书》的最后一页,仿佛像往常一样走出了他已经为之呕心沥血十年之久的四库全书馆,而此刻留在他身后的是震惊世界的七部《四库全书》。这样一部长达数亿字,需要许多房间才可以盛放得下的巨著,竟然耗费了4600多人足足十年的心血。那么,在当时的条件下,编纂《四库全书》这样一个近十万卷的超级大书,纪晓岚有这个能力吗?他这个一贯孤傲的人,怎么可以让几千人共同完成这个史无前例的工作呢?在编纂《四库全书》的漫长十年中,究竟又发生过什么呢?还有,凝聚如此心血完成的七部《四库全书》,在其后二百多年的战火与巨变中,它们的命运怎样?它们的下落究竟又在哪里呢?
纪晓岚的这十年,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他每天这样辛苦的工作,还时不时要遭到皇帝的批评,这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可是,我们想一想,皇帝的干扰还就一个人,那纪晓岚手下几千号人,这些人要是出点儿什么问题,那又该怎么办呢?
民间的藏书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了,这样一本一本地去征集、去寻找,这得需要多少人,耗费多少时间,跑多少路才能完成?难道就没有什么捷径可以寻找吗?每天在书堆里跑来跑去的纪晓岚,比我们谁都更希望找到这样一条省事的方法,但是这条捷径在哪里呢?
《四库全书》这样史无前例的巨著,的确是要耗费无数的人的体力和智慧,但我们万万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为此付出了性命的代价。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抄写中,纪晓岚和这几千人又是怎样熬过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