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了一具成年男子的尸骨,距今有五、六千年,他的致命伤在股骨内,一枚骨镞嵌在里面……
人们可以想见战场上的一幕:在一场原始的残酷战争中,这个人也许被强敌追杀,返身逃跑,身后的敌人用弓射出一支骨镞,他中箭倒在了地上,慢慢地死去了。
弓箭已经不再只针对狩猎的动物,开始用作杀人的兵器。
作为狩猎工具,最古老的弓箭出现的年代已超过了3万年。弓箭是远古时期一项重要的发明,使得以狩猎和畜牧经济为主的原始民族,可以有效地获得猎物。经过上万年的漫长岁月,弓箭得到了很大改进,到新石器时代,箭镞从粗糙的打制石镞进步为便于大量制作的骨镞,之后,又逐步采用更加坚硬锐利的磨制石镞。
杀人于远距离之外,显然比近身格斗更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但是,原始弓箭还比较简陋,无法有效地阻止敌人逼近,原始格斗兵器的产生就成为必然了。人们用石头、兽骨做成尖头,绑在木棒的前端,这就是矛。石斧本来和弓箭一样,也是人们在劳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后来,出现了一种形制比较特殊的石斧,刃部比斧体要宽,而且磨成圆弧形,显然这种石斧并不适于砍伐树木或者开荒种地,这种特殊的石斧叫石钺。
用于战斗的石钺制作得日益精致,起初选用最坚硬的石材,然后出现了玉质的钺。玉钺不仅坚硬锋锐,而且色泽美丽,出土于浙江的一个新石器文化遗址里的一把玉钺上面,刻着神秘的徽记,仿佛是一个怪兽的头部,钺柄的两端还装有玉质的精美饰件,表现出原始的神秘和力量。
这些玉钺都是在身份较高的军事首领或者巫师的墓中发现的,是权威和地位的象征。钺的使用一直延续到中国的商代,那时的中国正处在青铜文明时代,青铜成为最高贵和最贵重的金属,钺也就更多地用青铜来制造了。
有一把商代的青铜钺,出土在河南安阳殷墟的一个贵族墓葬中,它们外形扁平,上面雕刻着各种装饰纹路,于冷酷中展示出一种神秘的美感。有一件龙纹铜钺重8.5公斤,一件虎纹铜钺则重9公斤,看来,它们的主人是位体格强壮的将军,但铜钺上的铭文却让后人有些惊讶,上面清晰地刻着“妇好”两个字,显然是一位女性的名字。
在甲骨卜辞中,人们发现了妇好的详细资料,原来她是商王武丁的一位嫔妃,同时也是商王朝的女将军,她曾经担任过商军先头部队的统帅,统兵13000人,为商王朝建立了不朽的战功。女将军把生前钟爱的武器带到了死后的世界,妇好墓一共出土了近200件青铜兵器,代表了商代青铜兵器的最高水平。
当年,它们是商王朝军队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从商代到周代,再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兵器一直是中国战场上的主角,而兵器的性能和铸造技艺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发展,在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王墓葬中,人们能清晰地看到兵器工艺的进步。
这是一个被称为古代乐器博物馆的墓葬,很多人并不知道,曾侯乙墓同时还是古代兵器的博物馆。
在春秋战国时代,曾国只是个附庸于楚国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但是和妇好墓相比,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兵器,无论是种类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兵器已经大规模地在一般军队中使用。
当时最重要的远射兵器仍旧是古老的弓箭,但工艺方面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曾侯乙墓出土的弓箭木制的弓体已经腐烂,但青铜箭镞却保存完好,一共有4500多支,这批箭镞出土时仍然异常锋利,可以轻易地割裂一叠信纸,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青铜中合金配比的成分,使得青铜器具有相当高的硬度和韧性。
在出土的兵器中,有一些是曾侯乙本人用过的,在一件戈上清晰地刻着6个字:“曾侯乙之寝戈”,出土时就放在墓主人的棺材旁,应该是近卫武士拿的武器,这些文字是用错金技艺镌刻的,出土时仍然闪闪发光。
戈曾经是中国远古战场上最主要的兵器之一,它的使用方法是用下刃钩砍对方。杨泓研究员认为,这种兵器的出现很可能跟镰有关系,因为戈的基本的形制和使用方法和镰刀比较接近。那么,有没有其他的民族用镰刀作战呢,在西方的波斯战争的历史里面,波斯大军里有的民族真是拿大镰刀来作战的。
远古传下来的古老兵器矛,仍旧是最常用的兵器之一,它是一种刺杀性武器。矛和戈合在一起,又形成了一种新的武器,叫戟,集合了刺杀和钩砍的功能,在战国和汉代,这种兵器的数量成为一个国家武装力量强弱的标志,而一种集合了三个戈和一个矛为一体的多戈戟,则是在曾侯乙墓中首次发现的。
无论是戈、矛还是戟,都要装在一个比较长的木柄上,武器的长度一般超过了1米,因此,这类兵器叫长兵器,长兵器曾经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军队的常备武器。
还有一种长兵器叫“殳”,前面是一个带刃的像矛一样的头,后面装有刺球,这种兵器在历代典籍里有过记载,但长期以来人们都搞不清它的具体模样。曾侯乙墓出土的殳终于让人们了解了这类兵器,让人吃惊的是,殳的杆长一般都超过3米,实际上,曾侯乙墓的很多兵器都相当长,似乎不太便于使用。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古兵器选择了看似不太实用的种类呢?专家认为,这些兵器的使用和当时盛行的一种战争形式有关。上海博物馆青铜馆主任周亚认为,有了战争以后,双方的距离拉大了,所以长兵器可能就有了比较多的发展。
车战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在曾侯乙墓出土了这样一件物品,头是尖的,很像矛,实际上它是战车的一个部件,作战时,它被安在战车的轴头上,一方面巩固战车的车轴,另一方面用来杀伤靠近战车的敌军。在距离曾侯乙墓800多公里远的河南省,一个考古年代更早的古墓葬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
1989年12月,河南省三门峡市公安局湖滨分局接到有人盗墓的举报,他们马上派出警力,秘密展开调查,3个月后,为配合案件的侦破工作,考古人员开始对被盗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
后来证实,这里是公元前8世纪到7世纪左右的一个诸侯国虢国的家族墓地。虢国墓地考古发掘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发现了8座车马坑和3座马坑,是目前中国所发现的最大的车马坑群。
随葬车马坑是贵族的特权,随葬车马的数量也因身份地位的高低而有所差别,最大的二号车马坑里埋葬了19辆车和38匹马,最小的只有一辆车和2匹马。所有的马都是杀死后被整齐地摆放在坑里的,车马坑里还有不少狗的骨头,从它们的形态上看,都是被残忍地活埋的,有人说,这是中国最早的军犬。
现在人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古代战车,是考古学家根据木头腐烂后残留的痕迹,一点点地清理出战车的各个细节复制出来的,在车马坑遗迹中,人们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古代车战的情形。
当时的战车一般有一个驭手,还有一个或两个作战的将士,装备的兵器有弓箭和弩等远射兵器,还有矛、戈、戟等搏杀兵器,同时,战车作战时还有步兵配合,叫徒兵。
伟大的诗人屈原曾经描述了大型车战的场面:
手里拿着锋利的戈,身上披着用犀牛皮做的盔甲,敌我双方的战车纵横交错,刀剑砍杀,车战进行时,双方的战车从阵地两边向对方靠拢,距离比较远的时候,双方军士用弓、弩等远射兵器射杀对方。等战车靠近时,驾驶战车的驭手要用非常高超的驾驭技术把战车横过来,两辆战车交错的同时,双方士兵站在战车上,用长杆兵器互相搏杀。
车战作为作战形式是在商代晚期出现的,西周时开始使用4匹马拉的驷马战车,在战场上显示出了威力。到东周时,驷马战车成为各诸侯国军队的标准装备,,战车的数量是一国军力大小的标志大规模的车战,往往有几百辆战车,乃至上千辆战车参战。不过,那时的战车虽然气派很大,却也有着很多弱点,笨重的车身,运转十分不便利,在地形复杂的地方,就更无法施展身手。
而且,实际上的车战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激烈,恰恰相反,是相当克制和礼貌的。
在江河密布的中国南方,战争从一开始就有些不太一样,虽然车战也被广泛使用,但另一种战争形式也同样重要,这就是水战。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吴越等南方各国日渐强大,建立起了水军,战斗用的船只出现了,最早的战船主要用桨划行,有时辅以风帆。其中最大的长可达24米,配有战斗员41人,桨手50人。
到了西汉年间,水军的规模已经发展到与“车骑步兵”并列的程度,汉武帝曾发动过20余万的水军。
西汉时期中国战船的性能已逐步赶上和超过了当时的地中海国家,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15世纪中期。后来,在三国的赤壁之战中,水军的对决成为战争的关键,不熟悉水战的曹操军团被南方水兵打得落花流水,据说当时吴国水军拥有5000艘战船,大型的楼船有5层楼高,可以运载士兵多达3000名。
三国时,中国出现了较为先进的风帆战船,以风帆为主要动力,并辅以桨橹,与桨帆战船相比,风帆战船的排水量、航海性能和远洋作战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曾七下西洋,他所乘坐的最大的“宝”船长约137米、宽约56米,有9桅12帆,装有多门火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风帆海船。
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诸侯王促使了中国古代骑兵的诞生,到西汉时期,战车终于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灵巧的骑兵成为战场上的英雄。
在甘肃玉门关附近,至今保留着一处古老的遗迹,这就是著名的汉长城遗址。实际上,修筑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长城以北是游牧民族的家园,彪悍勇猛的游牧民族经常骑着马冲进城市抢掠,如何阻挡游牧民族曾经是华夏民族一个非常严峻的任务。
中国古代兵器的某些关键性演进,在某种意义上,是游牧民族的威胁促成的。
在今天的河北北部,曾经有一个并不强大的诸侯国赵国,它的北面就是游牧民族经常出入的地区,赵国不得不经常和马上的民族交战,但是这里的地形比较崎岖,战车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强健的马匹和威武的骑士让笨重和典雅的车战相形见绌。
公元前307年,饱受游牧民族侵袭之苦的赵武灵王开始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他动员赵国的贵族和士兵脱掉长袍,走下战车,穿上长裤,脚登皮靴,骑上战马,组建了中国最早的骑兵部队。
这位具有远见卓识的诸侯王促使了中国古代骑兵的诞生,到西汉时期,战车终于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灵巧的骑兵成为战场上的英雄。曾经在远古战场上出尽风头的戈、矛、戟等兵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更加适合骑兵和步兵作战的刀、枪等短兵器成为了军队的常备武器。
残酷的战争催生了兵器技术的发展。在虢国国君的墓葬中,就放着一堆车马器,就在这个车马器堆上,考古队员发现了一件珍贵文物……
eMule link(s):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