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1224-25.大变动中的中国.之甲午风云(上下)(王晓秋)-YYTvO

Description: 「CCTV-10周一至周六中午12:45」 @ 2008-12-26 21:10

主讲人简介:

王晓秋,现任北大历史系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1986年7月-1987年6月日本庆应大学地域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1996年7月-1997年6月日本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员教授;1998年-2002年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现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日本庆应大学、东京大学、泰国法政大学访问研究员,日本中央大学、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韩国高丽大学、法国巴黎高师客座教授。

内容简介:

1890年,北洋大臣李鸿章曾向皇帝报告:“北洋海军规模,足以雄视一切,渤海门户,深固未摇。”自以为从此中国海军可以称雄,海防已经巩固。西方海军年鉴也曾把中国海军排名世界第八位、亚洲第一位。那么中国是不是真像洋务派标榜的那样,已经“自强”了呢?今天我们要讲的中日甲午战争就是一次真正的检验。这样一支曾经称雄亚洲的强大舰队究竟是因为什么会败给当时实力远不如中国的日本?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实在太大,可以说是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曾经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国人做了四千年的“天朝大国”之梦,什么时候才被唤醒?实际上是从甲午战争被日本打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以后开始的。今天,对中日关系史有着独到研究的北京大学历史系王晓秋教授,将为我们真实再现当年那一场荡气回肠的甲午战争,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还原我们所熟悉历史背后鲜为人知的真相,并在比较中分析中日双方,在当年的这一场战争中的成败得失。

上一集讲到了,甲午战争的爆发,黄海之战,北洋舰队的覆没,还分析了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这场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家都知道,抗日战争时候日军制造了一个“南京大屠杀”,但是,可能大家不一定会知道,在甲午战争的时候,日军也制造了一个“旅顺大屠杀”。 1894年的11月7号,也就是慈禧太后在做她60大寿的时候,那一天正好是日军占领大连。而在占领大连的半个多月以后,日军在11月21号又占领了北洋海军的基地,就是旅顺口。在占领了旅顺以后,日军连续四天,对手无寸铁的清军俘虏,还有无辜的旅顺市民,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大概屠杀了近两万多人,制造了一起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的惨案。那么,在当年的历史上,这一令人痛心惨案的真实情况究竟怎样?

此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谈判代表团,在日本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进行了多次的会谈,在会谈期间,李鸿章竟然在日本神秘遇刺,究竟是什么人要置李鸿章于死地?而在当年的历史上,马关谈判究竟是如何谈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究竟又是如何签订?在这其中发生过怎样鲜为人知的事情?

日本侵略者压服了清政府,但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尤其是台湾军民的浴血抗战,它与清政府的妥协投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马关条约》规定割让台湾的消息很快传到台湾。台湾人民闻讯,十分激愤,他们鸣锣罢市,坚决开展反割台斗争,并发布檄文,宣布:“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表达了誓与台湾共存亡的坚强决心。全国各阶层人民纷纷反对割台,很多官员、士绅上书,报刊上也发出“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君可玩,而我民不可玩”的强烈呼声。但是清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抗议,下令在台官员“内渡”回到大陆,并派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为割台专使。6月2日,李经方在美国顾问科士达的陪同下,不敢上岸,就在基隆口外的日本军舰上,在割台清单上签字,完成了所谓割台交接手续。然后日军就开始用武力侵占台湾,日军首先出动了由北白川能久亲王亲自指挥的近卫师团精锐部队进攻台湾。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领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五个月可歌可泣的浴血奋战。这一场鲜为人知,但却同样荡气回肠的台湾保卫战,在当年真实的历史上,究竟是怎样一种情景,而在这其中,究竟又有过多少英勇的牺牲和不屈的呐喊?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