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1011-12.先秦诸子百家争鸣(1-2)(易中天)-YYTvO

Description: 「CCTV-10周一至周六中午12:45」 @ 2008-10-13 21:10

(一)夫子何人

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为了解决社会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社会上先后产生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许多学派,他们著书立说,互相论战,引发了一场历时达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也迎来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这就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先秦诸子的学说各成一家之言,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其中最重要且影响力最大的便是儒家学派。那么,要了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我们就先从儒家说开去。儒家的创始人是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那么,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在世时,谦虚地不敢承担“圣贤”之名,但是两千多年来,孔子一直作为“万世师表”而被世人所敬仰。传说中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的贤达有七十二人。“孔圣人”的名号便是在孔子逝世后,通过弟子的传播得到巩固的。那么,既然孔子并不同意别人称他为“圣人”,他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幼年坎坷的生活经历,对孔子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从《论语?子罕篇》中的这条记载,我们看到了一个曾经年少贫贱的邻家子弟,一个成为了普通人的孔子。那么,在易中天教授看来,作为普通人的孔子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易中天教授认为,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首先是一个好学、博学和活学的人,在《论语》一书中共有六十四次提到了“学”字,从开篇首句的“学而时习之”到“学而不厌”,再到“敏而好学”,“学”的精神始终贯穿着孔子的思想与行动。那么,孔子的学问究竟从哪里来的呢?

(二)学而优则仕

孔子想做官吗?想。有一段对话能够证明这一点。有一天子贡去问孔子,说老师,现在有一块美玉,咱们是找个地方把它藏起来,还是找个人把它卖了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君子,我们士人、我们君子、我们知识分子就像一块美玉,我们是应该做隐士藏起来,还是应该做官卖了它。孔子说 “沽之哉,沽之哉,吾待贾者也。”孔子说卖了啊,卖了啊,我正等着买呢。一口气说了两个卖了吧。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孔子急于从政,一口气说了两个“沽之哉”,卖了卖了卖了,赶快买,我正等好价钱呢,我正等好买主呢。从孔子这种急迫的口气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想做官的,那么孔子做官的原则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有人问过孔子,孔子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如果有人用我,让我执政,我就把他那个地方变成东周。

东周是什么?东周是孔子为了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一个政治设计,就是当时社会出了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孔子认为就是回到东周。那么从这个回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孔子急于从政,为了实施政治蓝图。那么除了这一点之外,孔子从政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吗?

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我们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孔子不但自己出来做官,他还推销他的学生出来做官,那么这不免给人一个印象,孔子这么热心做官,难道他是一个官迷吗?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