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景象
康熙帝六十一年的君主生涯,做了许多事情。在历史的天平上,对中国历史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康熙帝做出重大贡献的是什么呢?康熙帝留给后世的历史财富又是什么呢?概括说来,主要有五–中国版图奠定、民族关系稳定、中华文化承续、经济恢复发展、社会秩序安定。
第一,中国版图奠定。我们打开中国地图和东亚地图,看看当时的清朝疆域。在东南,统一台湾,金瓯一统。明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人侵占台湾。顺治十八年(1661年)十二月十三日,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郑成功死后,儿子郑经奉南明正朔(即承认南明的正统地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帝抓住郑经死后,其子郑克塽年幼、部属内讧、政局不稳的时机,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文武兼施,征抚并用,率军统一了台湾。。
在东北,抵御外侵,缔结和约。在正北,多伦会盟,善治蒙古。在西北,三次亲征,败噶尔丹。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遏制噶尔丹势力东犯,不仅稳定漠北喀尔喀蒙古局面,也稳定漠南内蒙古的社会,更有利于中原地区的社会安定。在西南,进兵高原,安定西藏。这既是康熙帝治国的功绩,也是康熙盛世的表现。
第二,中华各族协和。清代民族关系,从康熙朝开始,是中国皇朝史上最好的时期。在东北,打败俄国的侵略,解决并巩固了自辽河到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问题,东北的达斡尔,前代所谓的”边徼”之野,清朝则成为”龙兴之地”。在北方,中国自秦、汉以来,匈奴一直是中央王朝北部的边患。明代的蒙古问题,始终未获彻底解决。己巳与庚戌,京师两遇危机,明英宗甚至于成为蒙古瓦剌的俘虏。清朝兴起后对蒙古采取了既完全不同于中原汉族皇帝的做法,也不同于金代女真皇帝的做法。先后绥服了漠南蒙古(内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外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西蒙古)。清朝对蒙古的绥服,”抚驭宾贡,敻越汉唐”。在西北,后乾隆帝对南北疆维族等统一。在西南,进兵安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后乾隆《钦定西藏章程》制定,设立金奔巴瓶制度,西南云贵川的苗、瑶、彝等,改土归流,清朝实现了中国皇朝史上多民族的协和。
康熙朝国家一统、国力强盛,多民族协和在一个中华大家庭中,没有出现大的民族动荡、民族分裂。这既是康熙帝治国的功绩,也是康熙盛世的表现。
第三,中华文化传承。清朝帝王为了钳制知识分子的思想、镇压异端、打击政敌,实行文字狱。清代文字狱始于顺治、康熙,发展于雍正,大行于乾隆,约计近百起。康熙帝主要有《南山集》案一起。这是应当批评的。在文化方面,康熙帝主要有几件事情:其一,兴文重教,编纂典籍。他重视文化教育,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律历渊源》、《全唐诗》、《清文鉴》、《皇舆全览图》等,总计六十余种,二万余卷。其二,移天缩地,兴建园林。康熙帝先后兴建畅春园、避暑山庄、木兰围场等。
康熙朝国家一统、国力强盛,中华文化在交融中传承、在曲折中发展。这既是康熙帝治国的功绩,也是康熙盛世的表现。
第四,经济恢复发展。清军入关后,最大的弊政,莫过于圈占土地。跑马占田,任意圈夺。康熙帝颁令,停止圈地,招徕垦荒,重视耕织,恢复生产。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永定河,并兴修水利,培育新的稻种,取得很大成绩。蠲免田赋,赈济灾荒,没有见到”人食人”现象的记载。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一月,户部库存银5000万两,”时当承平,无军旅之费,又无土木工程,朕每年经费,极其节省,此存库银两,并无别用,去年蠲免钱粮八百万两,所存尚多”云云。(《清圣祖实录》卷二四○)上年十二月,征银27804553两,加上课银295728两,共征银28100281两。(《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六)康熙朝强调藏富于民,减免天下钱粮共达545次之多,其中普免全国钱粮三次,计银一亿五千万两。
康熙朝国家一统、国力强盛,社会经济经过战乱、灾荒后,有所恢复,也有所发展。这既是康熙帝治国的功绩,也是康熙盛世的表现。
第五,社会秩序安定。康熙朝社会安定,主要是指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三藩之乱平定以后,虽然社会矛盾也有,民族纠纷也有,但没有大的、严重的社会动荡。康熙帝很有幸,他生活的后四十年,中国社会处于由乱到治、由动到静的历史时期。原有的社会冲突已经平息、原有的动乱能量已经释放殆尽,新的社会冲突、新的社会动乱,其能量还没有积聚起来。
“盛世”的”盛”是指强盛、繁盛、兴盛的意思。康熙朝的后四十年,在中国皇朝史上,的确是一个相对强、繁、兴的局面–”强”,当时是世界上强大的帝国;”繁”,当时是比欧洲国家繁荣的帝国;”兴”,当时是亚洲兴隆的帝国。康熙帝国有内在矛盾吗?有潜存危机吗?有。
五大缺憾
康熙帝既有功绩,也有缺憾。康熙帝的缺失,可以列出很多。如台湾内附后开放海禁,但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突然宣布商贾”南洋不许行走”,此一决策,大有失误。又如晚年禁止天主教传布,则切断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联系。再如禁止采矿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也使手工业材料发生缺乏,对社会经济发展不利。另如限制新武器的试验、制造、配置,影响军力的强盛等。但归纳来说,主要在五项制度方面有缺失。
清朝开国”二祖一宗”就是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和世祖福临(还有多尔衮),他们在建国时、在入主中原后,于制度的设计,存在严重缺失。康熙帝在位时间久、皇权威望高,他应当、也可能对其弊端做出重大改革。康熙朝虽遇到新问题,但他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缺乏原始创新,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的长处主要是解决传统的问题,比如勤政、治河、农桑、尊儒,善于在前人走过的道路上再前进一步,或者恢复起来,或者更加完善。他没有对自己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作一个整体的认识,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回应。最后清朝灭亡正是下述新问题交织的结果。
八旗制度没有彻底改革。八旗制度在打天下时起过积极作用,但对治天下呢?这就表现出清朝”二祖一宗”(还有多尔衮)在八旗制度的设计上有严重的缺失。当时只考虑到旗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而埋下隐患。
皇位继承没有建立章法。清朝的皇位继承,没有采取明朝的”嫡长制”。清太祖、太宗朝是”贵族公推制”。顺治朝是”皇帝遗命制”。康熙帝则采取”立皇太子制”。他将二岁的胤礽册立为皇太子,作为皇位的接班人。事与愿违,康熙帝两立两废皇太子,闹得朝廷纷争,个人健康受损。英国在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发生”光荣革命”,走向君主与议会共同统治的历史。清朝却在”家天下”的圈子里转悠。其结果,雍正帝实行”秘密立储制”,慈禧太后实行”懿旨确定制”,路子越走越窄,最后走向灭亡。
吸纳西学没有进行推广。康熙帝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不是东西问题,而是满汉问题。他是中国历史上既了解西方科学文化,又精通中华传统文化的唯一的封建君主。他学习西方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音律学、医药学、解剖学、测绘学等。还建立蒙养斋,被西方称为 “皇家科学院”。但康熙帝仅仅局限在个人兴趣、个别皇子、个别官员的研修,没有成为政府行为,也没有形成国策。
人口发展没有长远之见。清承明制,丁纳银,地交赋,丁银与地赋分征。康熙朝的人口,随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开始较快地增长。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清圣祖实录》卷二四九)这个规定的积极意义是,减免新生人丁的”人头税”。他的儿子雍正帝又规定”摊丁入地”,从此免除了”人头税”。这项政策的正面影响是,免除丁银,减轻人身依附,促进人员流动;负面影响是,刺激人口,过快增长,乾隆时达到三亿,至道光十七年 (1837年),全国人口达到405 923 174人。人口猛增,解决的一个方法是奖励垦荒,而大量垦荒又破坏生态平衡。一项重大政策的制定,要考虑长远的后果。这点康熙帝当时是不能认识到的,只是后人回顾历史,从中取得一点教训。
文化差异没有根本弥合协。康熙帝为了解决满汉之间的文化冲突,采取许多措施,做了很多事情。弱化议政王大臣的权力,就是削弱满洲贵族权力的一个措施。康熙朝有过两起文字狱,皆因民族问题而起。清朝最后还是于民族问题、特别是八旗群体特殊化、尤其是八旗贵族掌控朝纲的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孙中山”驱除鞑虏”的纲领,虽然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却反映了埋在汉人心中的积怨。清朝最后还是在”文化”问题上翻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