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0518.康熙大帝(20)立废太子(阎崇年)-YYTvO

Description: 「CCTV-10周一至周六中午12:45」 @ 2008-05-23 18:00

康熙帝61年皇帝生涯,遇到三次挑战皇权的斗争。第一次,少年时期,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他用”布库”就是”游戏兵”智擒鳌拜,亲掌朝纲,天下大权,统归于一。第二次,青年时期,皇权与”藩王”的矛盾,他用武力讨伐,经过八年战争,取得削平”三藩”的胜利。第三次,老年时期,皇权与储君的矛盾,他极为动情,极为痛苦,极为艰难,也极为伤心,动用皇威处置之。这件事情,从隐到显,从蓄到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要从康熙帝一步错棋讲起。

康熙帝有35个儿子,分别由18位后妃所出,平均寿龄32.8岁。在35个儿子中,排序的只有24位,其中除去夭折3人、出继1人,还有20人。在这20位皇子中,康熙帝临终前未满16岁的有6人,可以考虑皇位继承的只有14人。

康熙帝22岁立皇太子,55岁废皇太子,56岁复立皇太子,59岁再废皇太子,直到他去世前,没有公开明确指定皇位继承人。

问题的发生,在棋错一步。康熙帝为什么要在年富力强的22岁时立皇太子呢?先从其立储原因讲起。

康熙帝之立储,主要原因有五:

第一,满洲历史教训。努尔哈赤、皇太极临死之前都没有确定并宣布皇位的继承人,而引起大位争夺的严重事件。如努尔哈赤死后,大妃阿巴亥悲惨殉葬;皇太极生前没有立储,身后皇位继承,由亲王、郡王贵族会议公推新君,几乎在大清门前兵戎相见。清政权在皇位更迭之际,两次濒于分裂的险境。

第二,汉族历史经验。康熙帝学习并接受汉族儒家经典,研究中国历朝统治经验,深悉预立储君有利于皇权的连续性与稳固性,是清皇朝统治巩固的头等政治大事。他开始接受历代皇位继承的经验,特别是明朝嫡长制继承皇位的历史传统,打算实行皇太子制度。

第三,平定叛乱所需。当时吴三桂等发动”三藩”之乱,形势危急,康熙帝命杀掉吴三桂唯一的儿子、在北京做人质的额驸吴应熊,以丧其志,绝其望;同时,自己立皇太子,以壮大声势、稳定人心、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第四,还有特殊原因。皇太子胤礽的生母是皇后赫舍里氏,13岁嫁给玄烨,但在生育胤礽时因难产而死,年仅23岁。康熙帝怀念这位早逝的皇后,在大丧期间几乎每天都去举哀;后梓宫移到昌平巩华城,三年间每逢除夕前一天,他都去巩华城陪伴亡灵。母因子死,子以母贵,康熙帝便立这位嫡长子为皇太子。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

您必须登录后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