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0501-05.梅兰芳(1-5)(翁思再)-YYTvO

Description: 「CCTV-10周一至周六中午12:45」 @ 2008-05-07 17:40

梅兰芳,一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一位京剧艺术的领军人物。在众星云集的京剧舞台,他究竟如何脱颖而出,荣登”四大名旦”之首?而他在艺术生命最巅峰的时候,又为什么要蓄须明志,停止演出?梅派艺术的美,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移步不换形”,为何成为他的艺术遗嘱?

探究京剧艺术百年发展,解读一代大师绝代风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文汇新民报业集团高级记者翁思再先生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传奇人生。

(一)发愤苦学

梅兰芳先生生于清朝末年的1894年,本名梅澜,字畹华。出生于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是一位开宗立派的旦角演员,被列为”同光十三绝”之一;父亲梅竹芬也是一名旦角演员。从梨园世家成长起来的他,最终成为中国京剧艺术的一代大师,我国最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之一。

梅兰芳先生一生塑造了无数美艳精致的舞台形象,在中国京剧史上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和巨大影响。他以男人之身,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女性之美,并被公认为”四大名旦”之首;他将京剧带出国门,传播到世界;他的表演将中国京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戏剧理论体系之一。梅兰芳,就是一个响彻艺术世界的名字。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令世人为之敬仰的艺术大师,却曾经因为天分不够,险些断送了自己的京剧之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而少年时代的梅兰芳,又是如何走出自身条件不足的困境,成就心中梦想的呢?

京剧艺术从清朝乾隆年间兴起,到同治、光绪年间日臻成熟,一批剧目闪亮登场,一批名角脱颖而出,京剧也就迅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戏曲剧种。在这种背景下,梨园子弟自然都在积极争取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而梅兰芳是幸运的,他在自己最重要的人生路口,遇到了像吴菱仙这样恪尽职守、关爱有加的恩师。在吴菱仙严格而又开明的培养下,梅兰芳开始渐渐走入了京剧艺术的大门,学戏也开始由被动转为了主动。但是,梅兰芳自身的外在条件确实是比较差的,怎样做才能克服这些缺点呢?

(二)一举成名

梅派京剧以他的华丽和谐之美,流传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让人们津津乐道。然而作为梅派京剧的创始人,梅兰芳的成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那么,成长中的兰芳经历了哪些故事?梅兰芳又是靠什么成为梨园之王的呢?

作为一名男旦演员,梅兰芳要想出名并非易事。男旦演员在舞台上是男扮女装、阴阳颠倒,要创造这样的反差之美,对于演员的嗓音、身段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想成为名角,不仅要有很好的天赋,更要看技术、比功夫。那么,作为子承父业旦角演员,梅兰芳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脱颖而出的呢?在他成名的道路上,得到了哪些名师指点?他又是如何刻苦学习的呢?

步入青年的梅兰芳拥有很好的自身条件,他的身段协调大方又带着活泼,他的嗓音圆润而甜美。尤其是他的舞台形象,更是让戏迷觉得养眼。不高不矮的身材,不胖不瘦的体型,优雅俊美的相貌,生动传情的眼神,都使他在”男旦”演员中十分突出。但是仅靠这些还不能让他成为一个角儿。除了每天演戏之外,梅兰芳最热衷的是观摩前辈同行的表演。他经常是不等开锣就到,一直看到散戏才走。通过观摩研究,梅兰芳将前辈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和优点特长,运用到自己的表演中。此时,最让梅兰芳佩服的就是有着伶界大王称号的谭鑫培。除了在台下观摩他的表演之外,梅兰芳梦寐以求的就是能与他同台演出,那么他的梦想又怎样变成了现实呢?

与谭鑫培这样的名家同台献艺,使梅兰芳名气见涨,演技也更加成熟了。除了同行前辈的提携之外,梅兰芳还广泛结交各界人士,尤其是知识分子。梅兰芳性格中谦逊博学的魅力使当时一批社会贤达甘愿无偿地为他提供才智。这样一批知识分子组成的智囊团,成为了梅兰芳走向成功的坚实后盾。那么,梅兰芳最终成为名角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呢?梅兰芳以自己不同于前辈的舞台表演逐渐吸引着观众的眼睛。那么,真正让梅兰芳一举成名的机遇又是什么呢?

(三)德艺双馨

在前辈谭鑫培和王凤卿的提携和帮助之下,梅兰芳从一个”二牌”演员脱颖而出,一举成名为梨园界的名角儿。沪上的演出,是梅兰芳演艺生涯的重要转折,它不仅让梅兰芳的声名从北京扩展了到上海,更重要的是,这里是梅兰芳先生施展才艺的大舞台。梅兰芳倚仗着诸多友人的支持和自己的勤奋努力,梅兰芳日渐成为各戏班争抢的名角儿了。然而,即使成了名角儿,并且自成一派,这还不足以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大师。那么,要想修炼成为梨园界的大师,还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

《霸王别姬》是”梅派”的艺术经典,梅兰芳无论是在唱腔、服装和舞美设计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与”国剧宗师”杨小楼联袂打造的这部经典成为了京剧艺术的巅峰之作。然而,梅兰芳这次扶植穷困潦倒的金少山来出演霸王,这充分说明了梅兰芳先生在追求精益求精的艺术的同时,还保持了崇高的道德情操,他不仅宽厚待人,而且还扶危济贫,迄今为止他都是大众深受喜爱的京剧大师。但是,作为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在青年时期和前辈同台演出时,也难免有过失的地方,对于自己的这些过失,梅兰芳先生采取的态度是什么呢?

在梅兰芳眼里,年长他四十八岁的谭鑫培无疑是他的老前辈。尽管梅兰芳十分崇拜他,但是无意之间的冒犯,使得谭鑫培一直憋着劲儿,时不时在戏台上”挑逗”一下梅兰芳。这时比较木讷,又不善于言辞的梅兰芳不知如何是从。梅兰芳始终在寻找机会想与谭老先生解释,谁知,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梅兰芳又再一次地冒犯了谭鑫培老先生,这就使得两人之间更加不愉快。那么,这次梅兰芳又做”错”了什么事呢?

按照梨园界的行规,同行之间不打对台,打对台就意味着竞争。但是这种竞争有时也会带来很多益处。首先它丰富了京剧剧目,拓宽了表演形式和表现手段,对京剧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益的竞争也使演员们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不断超越自己,并且逐渐形成不同的流派。”四大名旦”的出现就是成功的一例,”四大名旦”之间虽有竞争,但是他们却恪守艺德,彼此礼让。”四大名旦”中,梅兰芳与程砚秋的关系最为特别。早年间,程砚秋曾拜梅兰芳为师,因此严格地说,他俩是师徒关系。同为”四大名旦”之列,程砚秋却实实在在地与师傅打了一场对台。那么,有了前车之鉴的梅兰芳又该如何看待这次师徒对台呢?

此番师徒对台,当时在上海滩传言甚多,有的说徒弟程砚秋故意为之,实有不敬之嫌。而在梅兰芳看来,如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也是一件好事。由于梅兰芳艺德高尚,也使得他在”四大名旦”的排序中,当之无愧地名列榜首。梅兰芳在艺术上坚持从善如流,兼收并蓄,尊重长者,扶植新秀,在生活中,他待人热情和蔼,谦虚恭让。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大师,有时也会成为小报记者攻击、诽谤的对象。那么,面对媒体无聊的诽谤,梅兰芳大师又该如何对待呢?

(四)美的化身

在京剧的发展史中,最初是以生行为主,随着舞台艺术手段的增加和观众中女性的增多,服装扮相丰富多彩、戏文内容更贴近百姓生活的旦行逐渐兴盛起来,涌现出了一批演技出色的旦角演员。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行名伶新剧夺魁投票活动,引来众多观众参与投票,梅兰芳一举夺魁,尚小云、程砚秋和荀慧生逐一排名其后,此后,这四位京剧演员并称为”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以各自的风格特色,各自的代表剧目,形成了四大流派,改变了老生唱主角的一统天下,形成了更多旦角演员挑班唱戏的新局面,创造了京剧舞台争奇斗艳、绚丽多姿的鼎盛年华。梅兰芳功底深厚、成名最早,名列”四大名旦”之首实至名归,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梅兰芳台风优美、扮相极佳,那么,梅兰芳究竟有多美?与其他三位”名旦”相比,梅兰芳的优势又是什么?

京剧产生于封建社会,早期舞台上没有女演员,这种形式成为了京剧史上的一大特色。梅兰芳由于扮相大方,雍容华贵,嗓音圆润,唱腔委婉,擅长演青衣、花旦、刀马旦等各种角色,成为旦角的一代宗师,至今无人出其右者。

然而,令我们当代人疑惑的是,虽然梅兰芳先生在化妆、扮相方面确实华美非凡,但是男性与女性在生理上毕竟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么,梅兰芳先生是如何扬长避短来塑造角色的?与女性相比,男性出演旦角又有什么特殊的长处吗?梅兰芳先生除了对角色的外形塑造,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贡献便是对剧目的创新。梅兰芳对京剧表现当代题材作了大胆探索,排演了《邓霞姑》、《一缕麻》等等反映[揭露]现实生活的时装戏。同时对传统节目也精心加工整理,排演了《宇宙锋》、《贵妃醉酒》、《奇双会》、《打渔杀家》、《霸王别姬》等一大批经典剧目。梅兰芳对于传统戏的改编更是非常用心,因为是老戏,所以传唱的时间久,熟知的观众多,那么,如何才能够将观众熟知的老戏,演出新的风格和意境呢?

出于对人物更深刻的理解,梅兰芳先生的演出更加贴近赵艳容这个角色的内心,《宇宙锋》这出戏也成为了梅派的经典剧目。1955年,六十一岁的梅兰芳先生拍摄电影《宇宙锋》,将这一京剧剧目用电影的形式向大众传播并流传后世,使得我们今天能够一睹大师的风采。梅兰芳先生除继承传统唱腔外,还编制独具个性的新腔,他在咬字、念白、舞蹈音乐、化妆、服装等方面也都作了大胆的改进与创新,逐渐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梅派风格。那么,这种梅派风格究竟有着怎样特点?它与其他派别又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五)爱的情怀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梅兰芳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京剧演员。他一心一意地演戏、编戏、排戏,想的是如何扩大自己和京剧的影响。但是,政治时局风云变幻。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入侵东北,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蜚声海内外的大艺术家,一位名列”四大名旦” 之首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将会如何对待?在这民族存亡的关口,他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态度和决心呢?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之后,梅兰芳的艺术青春得以再度焕发。当时,文艺战线的一项任务就是进行戏曲改革,主要内容之一是将旧戏里边的一些黄色的、迷信的糟粕部分去掉。戏曲改革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一些传统表演的精华也被一起抛弃掉了,这就涉及到在改革与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将怎样合理选择的问题。对此,身为京剧领军人物的梅兰芳将会如何对待呢?

梅兰芳从青年时代起,就致力于京剧的改革与创新,但他的改革创新又都继承和遵循着京剧的基本规律,这就是他提出”移步不换形”的根源。不过,建国之后很久,梅兰芳还没有一出新戏问世。如何能将自己”移步不换形”的理论在京剧舞台上展现出来?晚年的梅兰芳会带给观众怎样的惊喜呢?

梅兰芳以65岁的高龄,成功上演了他在新中国建国后的第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而这部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最引人注目的剧目,也成为梅兰芳一生中的最后一出新戏。那么,梅兰芳先生究竟是如何走向生命终点的呢?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

您必须登录后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