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既爱书、看书、读书,又著书、编书、印书。康熙帝一生与书结下不解之缘,真是一位视书为第二生命的皇帝。他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律历渊源》、《全唐诗》、《清文鉴》、《广群芳谱》、《子史精华》、《皇舆全览图》等,总计六十余种,二万余卷。康熙时代是一个文化发展的时代。他一生著的书和编的书,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精神财富。今天要介绍的是他主持的三项文化工程。第一,编辑《康熙字典》;第二,编修《全唐诗》;第三,编纂《古今图书集成》。
大家知道,读书离不开字典。康熙帝喜欢读书、作文、赋诗,更是离不开字典。康熙帝懂满文、会蒙文、通汉文,他编的字典,既有满文字典,也满蒙文字典,更有汉文字典。清朝重视字典的编修,据统计,仅满蒙文字典就有166种,其中有一体(满语)、二体(满蒙语合璧)、三体(满蒙汉语合璧)、四体(满蒙汉藏语合璧)、五体(满蒙汉藏维语合璧)等。《大清全书》是清朝第一部满文词典,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刊印。《清文鉴》也是满文字典。早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就决定纂修满文字典–《清文鉴》。他将这一任务交给翰林院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傅达礼,谕示:”宜详慎为之,务致永远可传。”不要急于求成,而要注重质量。参照汉文字汇,分类排纂编修,每日缮稿进呈,亲自逐一审订。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六月,历时35年,全书告成,共二十一卷。赐王以下、内外文武大臣各一部。两年后,又修《满洲蒙古合璧清文鉴》,就是”满蒙文辞典”。这样的好处,康熙帝说:”一边写满洲字,一边写蒙古字,其引经处,俱行裁去。”康熙朝的满文词典开始按字母音序排列,而不是按字词义序排列。这是中国词典学的一项创新。
《康熙字典》是汉文字典。字典是一个时代文化的重要标志。以前的字典,汉朝《说文解字》、梁朝《玉篇》、唐朝《广韵》、宋朝《集韵》、金朝《五音集韵》、元朝《韵会》、明朝《字汇》和《正字通》等,虽各具特色,却各有不足。因此,需要编纂一部博采众家之长,反映时代特点的新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