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0322-23.康熙大帝(6-7)阎崇年)-YYTvO

Description: 「CCTV-10周一至周六中午12:45」 @ 2008-03-24 22:10

(六)削平三藩

康熙帝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虚岁20岁,碰到人生第一大挑战与考验,也是他祖父、叔父和父亲留下的、已经积累了三十年的历史包袱–要不要撤”三藩”?怎样撤”三藩”?撤”三藩”后引起叛乱怎么办?

大家都很熟悉的”三藩”,请考虑:到底是”三藩”还是”四藩”?如果是”四藩”的话,那为什么又称”三藩”呢?

我先从事情的源头说起。康熙帝的爷爷皇太极的时候,明朝有三个汉官投降,这三个人就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他们原来是毛文龙的部下。我在《明亡清兴六十年》里讲过,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之后,袁崇焕又被崇祯帝给杀了。毛文龙的部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几经波折,投降了皇太极。皇太极十分高兴,于崇德元年,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习称”三顺王”。顺治元年,吴三桂又在山海关投降了多尔衮,被封为平西王。这就出现了清初汉人被封的”四王”,这”四王”的军队,没有编入八旗,还由他们统领,并相对独立。清顺治帝迁都北京后,他们在配合八旗军平息南明与农民军抗清斗争中,为清朝立下了功劳,扩大了实力。但是,孔有德于顺治九年七月,镇守桂林,城陷自杀。他的女儿孔四贞被孝庄太后收为养女。于是,”四王”就剩下”三王”。中原逐渐统一,云南、广东、福建尚需镇守。早在顺治十一年,就是玄烨出生这一年,开始封建三藩。后经过几次调整,到顺治十七年形成”三藩”的格局:平西王吴三桂镇守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靖南王耿继茂镇守福建。孔四贞嫁给广西将军孙延龄。到康熙元年,吴三桂以进军缅甸、擒获永历帝,而晋封为平西亲王,并授其兼管贵州的权力。至于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在顺治初就已携带家眷驻防。康熙帝撤藩、平叛都同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三个藩王有关,所以史学家称他们为”三藩”。

(七)收揽士心

上一讲我讲了《削平三藩》。吴三桂在昆明举起”反清”的旗子,并不孤立,江南烽火,燃及九省。康熙帝在思考:这是为什么?平定”三藩之乱”只用军事手段行吗?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过程中,手里举着两件法宝:一件是弓马骑射,一件是儒家思想。前一件法宝,上面已经讲过;后一件法宝是收揽民众之心、士人之心、名士之心。他为此做了些什么?分三方面,加以介绍。

自努尔哈赤天命元年(1583年)建州起兵,到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反叛,整九十年,康熙帝之前的”二祖一宗”三代,虽已征服中原土地,却未征服中原人心。吴三桂发动叛乱后,部分绿营官兵投靠”三藩”,还有众多汉族士子,或内心向往,或待机而动。这就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局势:朝野上下,人心不稳。清朝第四代君主康熙皇帝,对此局面,该怎么办?

其实,这也不怪。每当改朝换代时,总有一些士人不同新朝合作。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就是突出的例子。特别是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更是如此。元朝初年,一部分宋朝的遗臣和文人应召做了新朝的官吏,内心却矛盾、怀旧;另一部分人以隐居表示不与新朝合作,又彷徨、苦闷。

清迁都北京后,江山易主,推行剃发、易服等”六大弊政”,中原地区汉人,特别是江南士人,内心深处,多不认同。但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发生分化:一些人投降或投靠清朝,一些人起兵反抗清朝,还有一些人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不参加科举、不出仕为官。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