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先生1918年出生于天津,195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他不但精通英语而且在传统诗词、书法、禅宗、戏曲等多方面造诣深厚。他从1948年开始从事红学研究,至今已有六十个年头。周汝昌一生坎坷,二十几岁,双耳失聪,后又因用眼过度,两左眼失明,仅靠右眼0.01的视力支撑他治学,直到现在。1953年,他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出版,引起强烈反响。2004年,凝聚他毕生心血的十卷本《〈石头记〉会真》出版,这也是迄今为止最接近曹雪芹原笔本愿意的一部《红楼梦》。
周汝昌先生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红学家之一,是考证派红学的集大成者。曹雪芹痴迷《红楼梦》,十年著述成书,而周汝昌先生痴迷红学研究,呕心沥血六十年。同是痴人,就有了性情上的相通。周汝昌先生认为,文学的研究不仅仅是技术范畴的,更重要的是与原著作者灵性的碰撞。那么,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初衷应该如何去探寻?在周汝昌先生眼中,《红楼梦》与其它古典名著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曹雪芹被公认为是一个惊人的天才,他是古今罕见的一个奇妙的”复合构成体”–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大诗人、大心理学家、大民俗学家、大园林建筑学家等等。正是这样一个旷世奇才,才写出了《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无怪乎有人将它比做”百科全书”,比做”天仙宝镜”,在这面镜子当中,男女老幼的众生相被一览无余。正由于《红楼梦》内涵丰富,后世研究者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红学”研究上的流派纷呈也就顺理成章了。虽然红学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周汝昌认为一切才刚刚开始。那么,周老认为曹雪芹以红楼寓情达意,我们该怎样来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究竟要传递怎样的情感?周汝昌先生所理解的红楼梦中情,情又为何物呢?
《红楼梦》出现于清代乾隆执政较早的时期,在众多的小说中具有空前的影响力。清朝中后期,人们逐渐用《红楼梦》代替了《金瓶梅》,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这四部小说称之为”四大奇书”,并采用了”四大名著”的通俗说法。应该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无疑是历代当中的最高峰。对此,周汝昌先生将如何予以点评?这位九十高龄的学者,他对古典名著的解读又有哪些现实意义呢?
周汝昌先生再度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为红楼痴迷一生的他,将怎样用六十年的心得来圈点《红楼梦》?
周汝昌原来这么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