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0511-16.龙脉/追踪史前宝藏/红楼疑案/龙影疑骨/滇缅铁路/古颅悬疑-YYTvO

Description: 「cctv10每周一至五21:00,每期40分钟。」 @ 2008-05-18 14:40

0511 龙脉

这曾经是一个古老的预言,预言中出现过发现的喜悦、新与旧的论辩、外来的屈辱、唇枪舌剑之下的反复更迭,与最终的回归。公元2008年,唐山市开滦剧场,为庆祝开滦煤矿创办130周年,话剧《风雨开滦》即将上演。这不仅仅是一个百年煤矿的故事,从这里折射出的,是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坎坷进程。

0512 追踪史前宝藏

简介:1985年,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村民在无意中挖掘到了一些奇怪的石头,那些石头被送到省考古研究所张敬国研究员的手里。张敬国在仔细观察之后认为在凌家滩可能隐藏着一些史前的文明,他立刻带领考古队进行考察。在那年,他们发现了一些价值连城的玉器,成果公布之后凌家滩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同时也引来了大量的盗宝者。一场盗宝者与考古专家之间的暗战在凌家滩拉开了序幕。张敬国在心肌梗塞的阴影中坚持指挥考古队的挖掘,因为他已经预感到盗宝者的黑影就在身边。在张敬国的准确判断下,考古队抢先打开了古凌家滩最辉煌的墓穴 ——部落首领的墓葬,这个首领的墓葬震撼了考古界。专家发现,高度文明、富足的凌家滩在5300年前突然消失了。然而在进一步研究之后取得了一个更加震惊的发现,凌家滩竟然是良诸文化的源头之一。

0513 红楼疑案

1971年4月4日,北京香山正白旗村舒成勋的爱人在家收拾房子时,不小心把墙皮碰掉了一个口,她发现墙皮下有墨笔写的斑斑字迹,她就慢慢地剥,半天功夫就把大半墙壁揭开了,墙上面写满了字。诗文的中心位置写了一副对联,“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真不错。”当地人传说这是清朝时曹雪芹的好友送给他的一副对联,三十九号老屋的墙壁诗中出现了一副传说送给曹雪芹的对联,这个老屋会不会是曹雪芹晚年住过的地方呢?更多的人表示怀疑,但后来又出现了几个重要的线索……

0514 龙影疑骨

2004年,一位老人向营口市史志办献出自己珍藏了近70年的骨头,说它们是龙的骨头…… 四处查找之后,调查组果真找到70年前记载天降巨龙的报纸。1934年夏天,辽河北岸出现了一个谁也没有见过的庞然大物。人们都说它就是中国的龙。 他们排查同当年的目击者,而且获知很多龙的照片仍然存留民间。但几番努力后,调查小组始终没有找到。正当调查陷入困境,他们得知展览之后,龙骨被发到当时的县立师范学校进行收藏。于是立即前去打探。 县立师范早已不知去向,龙骨不知所踪。龙骨主体的下落错综复杂,但都要期待更多的实证。 图片被传到北京大学和中科院,两位专家对图片上的生物都难以给出定论。为了让真相大白,带着惟一的实物证据和一张模糊的图片,他们决定去大连水产学院进行求证。几番挫折,等待他们的却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

0515 滇缅铁路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几十万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为了赶筑一条路,数不清的人献出了生命。1937年抗战爆发前,国民党交通部次长曾养甫就意识到,如果沿海口岸不保,中国将失去外援,陷入危险境地。必须尽早铺设一条从西南向外与国际联系的通道,这就是后来以悲壮和惨烈镌刻在中国抗战史上的滇缅铁路的修建。由于抗日战争日益的危急,滇缅铁路的修建终于提到了国民政府的日程。然而对于当时的云南省政府和滇西百姓来说,出动三十万的劳力,供应三十万人的吃粮问题,却是一个颇为艰巨的任务。不仅如此,数万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铁路民工,还要面临恶性疟疾的死亡威胁,这一切,连同越来越危急的抗日形势,一同摆到了滇缅铁路工程局和滇西百姓的面前,滇缅铁路的修筑注定要多灾多难。

0516 古颅悬疑

在一次公路的扩建中,数百具人骨遗骸破土而出。在地下,他们已经沉睡了五千两百年。 2001年8月,人类学家韩康信在山东为这批人骨做鉴定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位中年男子的头上有一个规则的圆洞。这是韩康信发现的第31颗有洞头骨。几十年来,在全国出土的几千年前先民的头骨中,有许多都有一些洞,令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像许多人一样,韩康信首先从野蛮来解释这些神秘空洞的原因,但经过多年的曲折求证,他得出的结论,连自己也不敢相信。今天,这位5200年前的中年男子将成为我们故事的主角。男子头上这个鹅蛋大小的孔洞,既不是外力打击的创伤,也不是身前疾病诱发,所有的推导最终引向了一个惊天的推论——那就是远古部落里的一次开颅手术。这个推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五千两百年前那个蛮荒的年代真的具备如此惊人的能力?还是我们自己假想了一个天方夜谭?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