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0903-04.范蠡(6-7)(孙立群)-YYTvO

Description: 「CCTV-10周一至周六中午12:45」 @ 2007-09-05 12:10

(六)《一雪前耻》

在上一集中,孙立群教授讲到,回到越国的勾践卧薪尝胆,内心中急于向吴国报仇雪恨,但是,范蠡却认为时机尚未成熟而四次按兵不动。在范蠡的帮助下,越国韬光养晦,休养生息,国力得到增强。公元前483年,在越王勾践的再次要求下,范蠡同意出兵吴国,那么,范蠡为何选在这一年出兵攻吴?越国向吴国复仇的准备真地做好了吗?

范蠡选择在夫差“出国”的时候攻吴可谓神机妙算。关于“春秋五霸”,后世的评论中有两种说法,但是无论哪一种,吴王夫差都不在其中。此时,吴国国都已经陷落,而一心想“争霸”的吴王夫差又在做什么呢?

可以说,吴王夫差的低头求和正是勾践十年来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想得到的结果,但是范蠡接受求和的主张却让人迷惑了,是他忘了入吴为奴的耻辱还是此刻动了恻隐之心?范蠡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接受吴国求和的范蠡并非头脑发热,而是非常清醒地意识到没有必胜的把握决不轻易出兵。此时,吴越双方的局势正在发生变化,越国正在不断强大,吴国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麻烦不断。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越国复仇的计划马上就能实现了呢?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演,只是十年间,恩怨的双方却已经彻底颠倒,是惊人的巧合还是对妇人之仁的报应?此时,吴王夫差心里一定五味杂陈。面对吴王的投降,在几年前还是他膝下奴臣的越王勾践会是什么反应呢?

吴国的覆灭让越国彻底一雪前耻,越王勾践得到了他想要的成功,范蠡实现了他对勾践的承诺。此时,范蠡在越国已经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劳苦功高的范蠡是否就此安于生活在越国呢?

(七)《一代商圣》

在上一集的节目当中,孙立群教授讲到,越王勾践在范蠡的辅佐下,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艰难岁月,终于在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洗刷了当年亡国的耻辱,完成了复国的大业。就在越王勾践北伐中原,称霸诸侯之时,范蠡却伺机急流勇退离开越国。那么,范蠡为什么执意要离开越国?离开越国后,范蠡还会再走仕途之路吗?

就在越王勾践实现他的霸业之时,范蠡却突然选择隐退,同时也规劝文种远离越王勾践。面对范蠡的这个举止行为,我们不禁要问,范蠡、文种是越国的重要谋臣,他们辅佐越王勾践二十多年,为越国建立了功业,越王为什么还要杀掉他们?难道范蠡看出了勾践有什么居心叵测吗?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规劝,最后他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范蠡适时功成身退,神不知鬼不觉地隐遁离去,从而免遭勾践杀戮功臣的毒手,而文种留恋功名却死于非命,最终成了越王勾践的剑下之鬼。致使“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剧上演。同样是越国的重要谋臣,两个人的命运为什么会不同呢?范蠡审时度势、选择隐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范蠡用审时度势的目光看清越王勾践猜疑妒嫉之心,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如不及早急流勇退,日后将无葬身之地。于是,范蠡毅然决然选择了隐退。那么,范蠡隐退后,他将会去哪里?传说范蠡功成身退后,和西施隐姓埋名泛舟于五湖之上,淡泊名利,了此一生。对于范蠡与西施的这些风流韵事,究竟是传说,还是确有此事呢?

范蠡“辞职下海”,弃官经商,完全放弃了入仕的欲望,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在商业经营上,最终有了巨万家财,成为中国历史上商贾富豪的第一人。那么,范蠡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在商业上的经营理念对于我们当下的实业家们有什么借鉴意义吗?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