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曾经是中国商标的发祥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牙膏商标三星、最早的灯泡商标亚普耳、最早的电扇商标华生都诞生在上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商标注册的总量占全国的80%。到了六七十年代,上海更是拥有一大批闻名全国的商标,如凤凰牌自行车、三枪牌内衣、光明牌乳品等等,这些商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它们在全国消费工业品市场中的份额高达20%以上。
然而,这些当年叱咤一时的上海老品牌,有很多已成明日黄花,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2005年,中国评出的300余个品牌中,上海仅有21家企业的24种产品上榜。经权威机构评估,2005年度上海387个品牌总价值为780亿元人民币,只相当于可口可乐品牌价值的1/6。
昔日“巨星”缘何没落?
上海老品牌一开始是鹤立鸡群,到如今却在整个中国品牌群落当中逐渐没落,许多上海老品牌都布满了厚厚的灰尘。1995年首批荣获“上海名牌”的152个产品,目前仅剩100个,12年里52个名牌悄然消失。
对中国人特别是上海人来说,上海老品牌是一个非常温暖的记忆:凭票证购买一辆梦寐以求的凤凰牌自行车,每个早晨从光明送牛奶车开始……但人们更多的是用一种回忆的姿态来讲述上海品牌。是什么因素让上海老品牌从遥遥领先的地位上跌落,并且深陷竞争的泥潭里呢?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秦朔先生指出:“不仅是上海,其实现在全球,都是品类在不断增加,但是品牌在减少,就是说在一个品类的竞争里面品牌是在减少的。所以我觉得,上海的老品牌能够在他们的类别里面存活下三、五家,很不容易。”
改革开放之前,新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不高,能够大规模生产工业产品的城市就那么几个,能够提供工业产品的也只有少数几个品牌,而且产品是普遍供不应求。几亿人就用那么几个品牌的产品,当然会全国闻名。现在牌子太多了,相比较而言,就会让人感觉上海老品牌没落了。
“我觉得上海品牌问题的产生,一个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上海城市功能变了。我觉得上海的品牌经历了三次高峰:第一次是清末民初,上海是国外品牌进入中国的桥头堡;第二次是解放以后,上海成为工商业中心城市,也自然成为制造中心;第三次就是现在,上海逐步转向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支撑。上海交通大学品牌研究所所长余明阳教授梳理了一下发展历程。事实上,1992年后,上海制造进入重化工业占主导的后工业时代,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上海品牌从人们耳濡目染的轻纺、食品等传统消费品,向高新技术、装备工业、服务业延伸,如上海电气、振华港机、大众出租、携程、如家、分众、淘宝等。
五大抗衰老激活招数
招数一:去上海化运动
在全球化视野下,上海品牌需要把非上海元素进一步放大来阐释,展示自身的独特竞争力。当然,去上海化不是一概而论,不同的品类应该区分对待。比如说光明乳业,如果在十年前,一定要说是“上海光明”,因为那个时候上海品牌就代表了质量上的保证。但是到后来,有了伊利和蒙牛,大草原的牛奶占据了优势,如果还坚持打上海牌反而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且奶的工艺标准都是国际层面的,如果不去上海化必定会被市场淘汰。但是,提到黄酒就不能把石库门去掉,黄酒是有区域概念的,如果去上海化,是无法与对手过招的。
招数二:“光明”不可以开个“奶吧”吗?
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就是行业界线越来越模糊。正如迪斯尼公司很大一部分利润来自于它在迪斯尼乐园内卖汉堡包、汽水和唐老鸭、米老鼠等毛绒玩具。对于上海老品牌来说,其实最怕的不是变化,而是不变。“不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不是只适用于新兴的高科技企业,同样也能为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老字号增加品牌新价值。仅仅发展单一产业的上海老品牌,可以考虑重新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比如光明可以搞个“奶吧”,把六七十年代的上海滩牛奶棚文化发扬光大;凤凰股份公司可以在中国的各大旅游景点设立租车处,让全中国都出现凤凰自行车的身影;三枪牌内衣可以延伸出温暖的家居用品品牌,并且在全国各地开设家居用品专卖店。
招数三:在终端给消费者提供独特体验
在目前过度拥挤的产业市场中,硬碰硬的竞争只能令上海老品牌陷入血腥的“红海”——在竞争激烈的已知市场空间中,与对手争夺日益缩减的利润。要赢得明天,上海老品牌不能靠与对手竞争,而是要开创“蓝海”,蓝海战略的招牌就是差异化。但是差异化不应该只建立在产品上,而是应该顺应现代经济的潮流,给消费者带去一种全新的体验。根据全球消费者调查和全球品牌调查,目前在全球增长最快的品牌和最强势的品牌是Google 、维珍、宜家和星巴克,他们共同的特点在于密切地跟消费者进行互动,让消费者亲身体验,从而让消费者感觉到品牌的价值,上海的品牌应该做这样的尝试。
招数四:要有如狼似虎的狠劲
上海滩是闯出来的,上海的老品牌要想龙马奔腾就得闯。计划经济时代需要的是“绵羊”,能够按照规定的路子往前走,但是现在需要的是“豺狼”。上海老品牌不会去炒作太多的概念。它在整个狼性十足的时代,显得非常的斯文,非常的格格不入。上海的企业、企业家和整个管理机制,需要一点血腥,需要一点狼性,需要一点张牙舞爪的东西。你给我画好界域,我在界域当中用到极限。
招数五: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在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有四个新趋势:一是娱乐化,不管买什么东西一定要好玩;二是短期化,任何东西的喜欢期不超过6个月;三是装嫩化,比如35 岁的消费者更愿意买20几岁消费者使用的的东西;四是趋优化,口袋里只有500元,但买的是价格高出几倍的物品。消费者有很多种需求,他既有一个获得物美价廉商品的需求,也有在此刻和你打交道证明自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人的需求。而这些超越利益本质的消费需求,恰恰是品牌应该去建造的价值。上海老品牌往往只针对消费者得到功能齐全物品的需求,仅仅诉诸于利益价值,却没有想过消费者是否有其他需求。很多企业都在说:‘我时尚,我个性’,你时尚在哪里?个性在哪里?这个东西别人不会抄吗?只有给消费者独特的价值分享才不会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