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亲历] 0304-05.丽江申遗记忆(上下)-YYTvO

Description: 「cctv1每日00:52」 @ 2007-03-14 06:10

丽江的1996,是悲情的一年,是感动的一年,也是充满期待的一年。一位当地学者曾在那一年的年底写下这样一句话——“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主体部分就是这座海拔2416米的大研古城。发源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形成数条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徜徉于古城中的游人,无不对参差于街巷之间的水流和自得其乐的游鱼啧啧称奇。

1996年2月4日,也就是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古城里的水突然不见了,即使是耄耋之年的纳西老人也从未见过没有水的大研古城,这让惊魂未定的人们仿佛再次嗅到了死亡的气息。经历过那场地震的李锡回忆说,没有水无异于没有了生命。

流水为何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对于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来说,古城没有了他们所熟悉的流水声,无论如何喧闹,也如同死寂。李锡工作的博物馆就在黑龙潭边,2月7日清晨,也就是地震后的第三天,他在水潭的出水口发现了惊喜。起初慢慢的开始有一点气泡,接着水量越来越大,不到半天,水哗哗地又复出了。这个消息太振奋人心了,经历了三天,水又复出了,古城里面又恢复了小桥流水的景象。终于活过来了,丽江人民的心目当中,只要有水,生命就回来了。

这是地震之后,丽江人第一次由悲转喜,在1996年的2月,古城里的流水突然消逝,3天之后又去而复来,这灵动的丽水到底要向人们昭示些什么呢?

发生在1996年2月3日的那场地震,地动山摇只在片刻之间,当人们从惊恐之中冷静下来,准备清理废墟的时候,这才意识到这场天灾带来的伤害不仅仅是房倒屋塌,还有可能毁灭一个关乎丽江未来命运的重大机遇。

就在地震发生的前一个月,丽江古城刚刚准备代表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于当时正致力发展旅游业的丽江来说,如果申报成功,将会获得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然而就在人们满怀期待,踌躇满志的时候,这场地震发生了,它发生得是这样的猝不及防又不合时宜。这场地震,让很多人在当时都深信,那座充满诱惑力的古城这一次真的在地平线上消失了。

震后第四天,当时的丽江县县长和自兴带着官员们开始围着古城视察,他们急于想知道,震后的古城到底还剩下什么,然而,匆匆的步伐渐渐地慢了下来,他们惊喜地看到,在地震中完全损坏的房屋还不到20%,民居虽然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损坏,但依然可以修复。那是一盏燃起的希望灯火,当时的心情,和自兴在十年之后仍清晰记得。就在那一天,他在大石桥边召开了现场新闻发布会,“水文化没有变,石文化没有变,民居文化没有变,大地震以后,我们仍然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没有变,因为它在这里已经过了千年积淀,震不倒更夺不走。这让丽江人在地震之后可以很有底气地告诉人们:丽江没有消失,丽江还在。此时,他们迫切希望联合国的官员能亲眼看到这一切,但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竟会来得这样快,快得让人来不及去考虑,展示一座残缺的古城,给申遗带来的是希望还是风险。

2月16日,距离大地震的发生只有短短13天,此时仍有发生余震的可能,联合国的专家决定只在丽江停留半天,这半天,将决定丽江的命运。这时考验的是决策者的勇气和智慧……

考察当天,一群满头银发的古稀老人等待在黑龙潭边,他们手持乐器,泰然自若。纳西古乐开始在黑龙潭边徐徐响起,唐人白居易笔下的“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在这里被真实地演绎了。考察者感动的掉下了眼泪,联合国官员梁敏子说,“现在丽江虽然是倒了,但是灵魂没有倒。这个音乐就是证明。” 初春二月的黑龙潭边,杨柳已吐出新芽。站在废墟中的丽江人,用自己的不屈与自信感染了远方的来客,也为他们脚下的这方水土,赢得了信任、赞叹和机遇。

PiC1996年4月20日清晨,丽江迎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丽江进行正式考察的哈里姆,这位巴基斯坦专家的考察报告将决定丽江能否进入备选表决的名单。

参加汇报工作的李锡回忆说,汇报的过程由于过于正式而显得非常严肃,但汇报结束后,哈里姆的一句话让现场传出了笑声。他说:“丽江的条件很好,我对丽江已经了如指掌。我是个专家,丽江的专家,任何人对我提出丽江我都可以回答。”

考察进行得非常顺利,但人们心里很清楚,专家的眼睛大都是敏锐而挑剔的,在他们的眼中不可能出现完美无缺,这位专家也在考察接近尾声时说出了他的担忧:“要成为文化遗产,古城中就不该出现现代建筑,它破坏了古城的味道。”

哈里姆走了,留下了他的祝福,也留下了他的疑问。历经800年,古城能够如此完整的保存下来,是历史的奇迹更是历史的馈赠,然而这里毕竟没有与世隔绝,现代文明的冲击与烙印都是不可避免的。

从80年代开始,在古城入口处的东大街,一个个钢筋混凝土建筑陆续拔地而起,它们曾被作为是一种现代的标志,而今却显得与古城的古朴风貌格格不入了。为了建造这些高楼,丽江人投入了近700万的资金,权衡利弊之后,政府做出了果断的抉择。东大街开始拆迁了,人们拆迁的心情是复杂的,也是毫不犹豫的,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没有被震跨的东大街被放倒了。

风物长宜放眼量,十年之后,回首过去,一切都可以一目了然,但在当时,这个手术到底是对还是错,没有人能够给出定论,所幸的是,当机遇出现的时候,丽江人拿出了必须拿出的勇气和魄力,站在十字路口片刻迷惘之后,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震后的1996留给了丽江太多的回忆,在政府号召下,古城的居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始重建家园,那时,人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为了申遗。在震后重建的年月里,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难以计数的碎砖与废土,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内,就被运出古城。这是古城居民自己动手搬运的,没有人组织也不需要补助,为的是他们心中那个共同的申遗之梦。遥想当年,决策者总会异口同声的这么说,“申报遗产工作是一群人,一批人,一个时代,一个群体,一个民族都在进行。如果没有民众这么参与,如果没有广大老百姓的认同,你有再好的想法和思路,你再表多大的决心那都不可能。”

丽江的1996年,是悲情的一年,是收获感动的一年,也是充满期待的一年。一位当地的学者回忆说,在这一年的年底,他写下了范仲淹的一句古文来冀望即将到来1997–“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震后重建在紧锣密鼓的节奏中进行着,古城在变化之中渐渐告别了废墟。

从1996年到1997年,丽江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恢复着原貌,这就是让惊叹的丽江速度。经过近两年的期待,1997年底,申遗结果终于要在意大利南部名城那不勒斯揭晓了,此时的丽江已是志在必得。

机遇没有令有准备的人失望,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全票通过。这是又一个需要历史铭记的日子。

那一夜丽江成为了一个不夜之城,在经历过那个地动山摇的黑色长夜之后,这里的人们太需要这样一个释放喜悦的时刻了。

从那一天开始,丽江古城的前面多了这样一个定语:世界文化遗产。从一个被遗忘的王国到享誉世界的文化名城,这个变化看似发生在一夜之间,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有人说,在历史的积淀中,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直都在寻找着一个爆发点,丽江只是在那一夜找到了它。当这个机遇终于出现在眼前的时候——

丽江,你准备好了吗?

不说您也不会憋死

您必须登录后才能留言。